[发明专利]面包圈产品制作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4047.8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奎;马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启幸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11/00 | 分类号: | A21C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陈兴岭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包 产品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包圈产品制作机,其包括机架和成型模具组件,机架用于提供安装基础并且具有输送模块,所述输送模块包括上柔性输送带和下柔性输送带,所述输送模块包括一进料端和一出料端;成型模具组件包括筒状通道组件和压面杆,所述筒状通道组件安装于机架,所述压面杆具有一悬吊安装部,所述压面杆通过所述悬吊安装部安装于机架,并且,所述压面杆穿接于所述筒状通道组件,与所述筒状通道组件的内壁错开间隙;所述上柔性输送带和下柔性输送带均穿接于所述筒状通道组件。本发明用于取代人工揉捏方式,利用设备将块状面团揉捻成O形面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焙类食品的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包圈产品制作机。
背景技术
在烘焙类食品中有不少类似甜甜圈、面包圈的食品,其制作过程需要将块状的面团揉捏成O形的面团。目前,主要是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揉捏成型加工,如此方式,必然效率低下,并且面团的成型品质难以保证,因此在规模较大的生产需求前提下,亟需新的方案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包圈产品制作机,用于取代人工揉捏方式,利用设备将块状面团揉捻成O形面团。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披露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面包圈产品制作机,其包括但不限于:机架,用于提供安装基础并且具有输送模块,所述输送模块包括上柔性输送带和下柔性输送带,所述输送模块包括一进料端和一出料端;
成型模具组件,包括筒状通道组件和压面杆,所述筒状通道组件安装于机架,所述压面杆具有一悬吊安装部,所述压面杆通过所述悬吊安装部安装于机架,并且,所述压面杆穿接于所述筒状通道组件,与所述筒状通道组件的内壁错开间隙;所述上柔性输送带和下柔性输送带均穿接于所述筒状通道组件,所述上柔性输送带弹性贴靠于所述筒状通道组件所具有的上半内筒壁,所述下柔性输送带弹性贴靠于所述筒状通道组件所具有的下半内筒壁。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通道组件包括上成型弧形压板和下成型弧形压板,所述输送模块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柔性输送带的上驱动辊组件,以及还包括用于驱动下柔性输送带的下驱动辊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压面杆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以及位于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之间的过渡分段;所述第一分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用于将外部输入的面团预压成U形的形态,所述第二分段用于将已压成U形的形态面团压成O形的形态。
进一步地,所述悬吊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段的头端,所述筒状通道组件所具有的上半内筒壁的长度短于下半内筒壁。
进一步地,所述上驱动辊组件与所述下驱动辊组件同步联动,并且由外部的驱动装置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面杆靠近进料端的一侧呈圆球状。
进一步地,所述上柔性输送带和下柔性输送带两者用于接触外部面团的一面均涂抹有不沾涂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输送模块具有的两柔性输送带,以及成型模具组件具有的筒状通道组件和压面杆,将块状面团逐渐挤压并揉捏呈O形面团,然后出料,大大提高了O形面团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揉捏面团的成型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面团被揉捏过程的变化示意图(四个画面变化);
图中,10、机架;11、压面杆;12、悬吊安装部;13、上柔性输送带;14、下柔性输送带;111、第一分段;112、第二分段;113、过渡分段;20、上成型弧形压板;21、下成型弧形压板;30、上驱动辊组件;31、下驱动辊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启幸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启幸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4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