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EBS平台新能源商用车复合制动策略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3011.1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冯燕;田伟;顾红星;白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26 | 分类号: | B60L7/26;B60L7/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bs 平台 新能源 商用 复合 制动 策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EBS平台新能源商用车复合制动策略,其基于制动系统实现,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VCU(整车控制器)、电机、MCU(电机控制器)、气制动系统、ABS防抱死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电制动控制策略,综合考虑汽车处于轮速不匹配的工况下,也就是ABS系统工作状态下的控制方法:综合来说,既保留了电机制动能量回馈,提高车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车辆行车制动的使用,降低车辆制动器的磨损及热损耗;又考虑了防抱死系统的激活,合理减小车辆的电制动力,提高了整车制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EBS平台新能源商用车复合制动策略,其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节约燃油能源,噪音低,热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并且日益受到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系统包括机械制动和再生制动两部分,具有再生制动功能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最大的区别之一。新能源商用车机械制动一般采用传统的气制动系统,制动过程中制动能量完全转化为热量而损失,并且对机械件的磨损较大,导致制动性能变差,需要经常检修维护。电力再生制动系统中有车载储能装置,将制动动能转化的电能存储于车载储能装置中,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机械制动和电力再生制动的有效组合,在提高新能源商用车制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制动机械件磨损且能够有效回收制动能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的经济效益。
新能源商用车使用的制动系统并没有普及EBS系统,针对非EBS平台新能源商用车的制动力分配策略是保证车辆制动安全、节能以及舒适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制动系统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针对该制动方案将制动踏板的行程分为了电制动行程和气制动行程,电制动可全程触发,气制动仅在制动踏板大于一定开度后触发。此方案存在的缺点是当只存在电机回馈制动时,在一定道路情况下如果车轮产生了打滑触发了ABS功能,由于ABS工作时对辅助制动工作的抑制逻辑将导致车辆立即取消电机的回馈制动,同时气制动并未介入,驾驶者会感受车辆瞬间失去制动力,虽然驾驶者可以通过调整制动踏板深度来让气制动介入,但对于制动的线性程度以及驾驶感受有着非常不好的体验。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非EBS平台新能源商用车复合制动策略,其能够解决新能源商用车在非EBS平台下制动力的分配问题,解决电制动过程中触发ABS时,制动力突然退出对车辆制动产生不线性的影响的问题,可显著提升驾驶者的制动操纵体验,大大提高了新能源客车在电力回收制动过程中的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非EBS平台新能源商用车复合制动策略,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VCU采集到制动踏板行程不为0,此时整车进入制动,VCU根据当前电机状态、制动踏板行程大小以及电池系统允许回收的能量计算当前机制动力扭矩大小,记为计算结果T(t),T(t)为当前条件下的计算值,不是定值;
步骤二:如果ABS未激活即报文信息始终为00,则VCU将计算的负扭矩结果请求直接发送给MCU,MCU再控制电机做出相应响应;
步骤三:如果ABS激活了即报文信息由00变为01,ABS激活次数n记为1,则VCU根据制动踏板行程大小判断此时整车是处于轻制动状态还是重制动状态;
步骤四:如果接下来制动踏板行程回归为0,则此时整车不需要进行制动,由于VCU计算的电机扭矩和制动踏板为正相关关系,制动踏板行程为0,请求的电机负扭矩则自动为0,此时将ABS激活次数n清零,结束此次制动状态;
步骤五:如果制动踏板依旧为制动状态,则VCU再次进行ABS是否激活的判断,从而决定请求的电机负扭矩是否需要再次弱化,如果ABS再次激活,则ABS激活次数n变为2,再次进行制动踏板深度的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