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局部到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7089.2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6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钟燕飞;胡鑫;王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6V20/40;G06K9/62;G06V10/764;G06V10/8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全局 上下文 信息 提取 光谱 影像 分类 方法 | ||
本发明针对高光谱影像,公开了一种基于局部到全局注意力机制的上下文信息提取的深度学习高光谱分类方法,主要包括:采用编码和解码的全卷积分类框架,可以同时顾及全局空谱信息,实现快速分类;模仿人类视觉感知机理,在网络的编码器模块设计一种局部到全局上下文信息感知的网络架构,实现顾及上下文信息的高级语义特征提取;在网络的解码器模块,设计一种通道注意力的模块,实现局部‑全局信息的自适应融合。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海量高维非线性数据结构的高光谱影像精细分类,极大改善了高光谱影像分类结果中错分孤立区域现象,是一种快速精确的地物精细分类方法,可满足高光谱影像实时快速精细分类制图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局部到全局注意力机制的上下文信息提取的深度学习高光谱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分类一直是高光谱遥感影像处理和应用中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其丰富的光谱信息可以准确识别地物的属性类别。目前,随着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星载、机载、无人机等高光谱观测平台为高光谱地物精细识别提供丰富的数据源。然而,高光谱影像波段间高度相关性、数据呈现高度非线性、同类地物存在“光谱变异”,这使得模型驱动的分类方法在高光谱影像分类中面临严重挑战。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深度学习理论因具有强大的特征学习和泛化能力,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在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领域。目前的深度学习高光谱分类多采用空间块策略,具体为以标记像素为中心,选取三维的空间邻域像素作为网络输入。但是,这种方式仍面临以下问题:(1)只能利用局部的空间信息,会导致分类结果中有错分的孤立区域;(2)最优的空间块大小难以确定,并且其随着影像空间分辨率和地物分布的均质程度来确定。(3)计算成本高,这种方式在预测分类图的时候需要逐像素取空间块进行预测,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影像需要耗费非常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高光谱影像分类,提出一种局部到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的高光谱影像快速分类方法,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采用编码和解码的全卷积分类框架,可以同时顾及全局空谱信息,实现快速分类。其二,模仿人类视觉感知机理,在网络的编码器模块设计一种局部到全局上下文信息感知的网络架构,实现顾及上下文信息的高级语义特征提取。其三,在网络的解码器模块,设计一种通道注意力的模块,实现局部-全局信息的自适应融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从局部到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对输入影像进行镜像填充;
步骤2,对镜像填充影像进行通道将维;
步骤3,构建高光谱影像分类网络模型,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1,使用局部注意力模块进行局部上下文信息提取,获得底层细节特征;
步骤3.2,使用全局注意力模块进行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获得高层语义特征;
步骤3.3,使用通道注意力模块自适应融合底层细节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
步骤3.4,将通道注意力模块最终输出的特征图输入到交叉熵损失函数中,输出Loss值;
步骤3.5,反向传播Loss值更新网络模型参数;
步骤4,将待分类的高光谱影像输入到网络模型中,输出预测分类结果,实现地物类别的精细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实现方式如下,
将镜像填充后的影像X依次经过一个“卷积层-组归一化层-非线性激活层”的网络结构进行通道降维,输出特征图F,其中组归一化考虑高光谱影像光谱连续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1的实现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