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OC平衡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8998.X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4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涵;刘涛;赵继岭;马香明;付振元;潜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30 | 分类号: | B60L58/30;B60L58/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oc 平衡 控制 方法 整车 控制器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SOC平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信号,车辆信号包括环境温度、电池SOC值、扭矩管理模式及整车消耗功率;根据环境温度及电池SOC值提取SOC平衡功率;根据扭矩管理模式、整车消耗功率及SOC平衡功率计算燃料电池的理论请求功率;对理论请求功率进行修正处理,以生成燃料电池的实际请求功率;将实际请求功率发送至燃料电池汽车控制器,以驱动燃料电池响应实际请求功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整车控制器、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本发明,可实时调整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从而保证燃料电池车辆SOC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汽车SOC平衡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新能源车型的开发和利用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车型中的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的发电功率主要由整车控制器根据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State Of Charge,SOC)来确定。因此,燃料电池汽车的电池SOC平衡策略是影响其续航能力以及燃料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目前,电池SOC平衡策略主要是根据整车需求功率对当前燃料电池的请求功率进行调整,而未考虑到低温环境对燃料电池的影响。因此,现有的电池SOC平衡策略在各温度工况下,均使用相同的请求功率,平衡速率一样,无法对车辆行驶性能与动力电池寿命保护制定最优化决策,同时无法实现常温时允许较长周期用较低功率充电、低温时快速将SOC恢复到合理区间的功能。
综上,为了更好地使用燃料电池汽车,如何对燃料电池的能量进行合理的控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汽车SOC平衡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实时调整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保证车辆燃料电池SOC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SOC平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信号,所述车辆信号包括环境温度、电池SOC值、扭矩管理模式及整车消耗功率;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及电池SOC值提取SOC平衡功率;根据所述扭矩管理模式、整车消耗功率及SOC平衡功率计算燃料电池的理论请求功率;对所述理论请求功率进行修正处理,生成燃料电池的实际请求功率;将所述实际请求功率发送至燃料电池汽车控制器,以驱动燃料电池响应所述实际请求功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池SOC值与SOC平衡功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当所述电池SOC值高于预设的理想平衡SOC范围的上限时,所述SOC平衡功率为负值;当所述电池SOC值低于预设的理想平衡SOC范围的下限时,所述SOC平衡功率为正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理想平衡SOC范围的上限及下限均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提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扭矩管理模式、燃料电池请求、附件消耗功率整车消耗功率及SOC平衡功率计算燃料电池的理论请求功率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扭矩管理模式是否为行车模式,所述附件消耗功率整车消耗功率包括电机功率、辅件功率附件功率、加速踏板修正功率及OBC对外放电功率;当所述扭矩管理模式为行车模式时,所述理论请求功率为电机功率、辅件功率附件功率及SOC平衡功率之和,当所述扭矩管理模式不为行车模式时,判断所述扭矩管理模式是否为怠速模式;当所述扭矩管理模式为怠速模式时,所述理论请求功率为辅件功率附件功率、加速踏板修正功率及SOC平衡功率之和,当所述扭矩管理模式不为怠速模式时,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放电工况且是否需要启动燃料电池放电工况是否为启动燃料电池请求;当车辆处于放电工况且需要启动燃料电池放电工况为启动燃料电池请求时,所述理论请求功率为附件功率电机功率、OBC对外放电功率及SOC平衡功率之和,否则当放电工况为未启动燃料电池请求时,所述理论请求功率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8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