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转接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5882.0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管静静;高宏波;孙建中;朱慧荣;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郭德忠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转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转接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螺旋转接器的螺旋部分长度在板材上划线;将所述板材的一端夹持于定模、且另一端夹持于转模;将所述转模装夹于车床的卡盘上;将所述定模装夹于与所述卡盘同轴的尾架上,并固定所述尾架;启动所述车床,驱动所述卡盘以7r/min~13r/min的转速转动。上述制备方法采用普通车床和结构简单的工装即可制备螺距精确均匀、表面无划伤、直径无变化的螺旋转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转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转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螺旋转接器的加工制造多是采用钣金件的扭转工艺完成,其制造装置包括定模1、转模2和牵引头3等部件,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涉及到的扭制工艺参数至少包括定模1和转模2的模口之间的距离、定模1开始扭转角、转模2的转角和牵引距离之间的传动关系、以及牵引头3的牵引速度。
但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螺旋片4的成形是由局部螺旋变形累积起来的整体变形,变形的均匀性不易控制,螺距精度差;而且,螺旋片4成形过程中由牵引头3不断拉出,导致螺旋片4长度方向易发生塑性变形,使螺旋片4厚度及直径变小,甚至时常拉断;另外,在螺旋片4成形过程中,螺旋片4直径边缘紧贴定模口和转模口,使螺旋片4直径边缘部位划伤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转接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普通车床和结构简单的工装即可制备螺距精确均匀、表面无划伤、直径无变化的螺旋转接器。
一种螺旋转接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螺旋转接器的螺旋部分长度在板材上划线;
将所述板材的一端夹持于定模、且另一端夹持于转模;
将所述转模装夹于车床的卡盘上;
将所述定模装夹于与所述卡盘同轴的尾架上,并固定所述尾架;
启动所述车床,驱动所述卡盘以7r/min~13r/min的转速转动。
优选地,在启动所述车床驱动所述卡盘以7r/min~13r/min的转速转动的步骤中,所述卡盘的转速为10r/min。
优选地,所述定模和所述转模均为圆柱体结构,并包括本体和压块;
所述本体开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开口槽;
所述压块嵌装于所述开口槽内;
所述板材的端部夹持于所述压块与所述本体之间的所述开口槽内。
优选地,所述开口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一种螺旋转接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制备方法制成。
有益效果:
上述螺旋转接器的制备方法仅采用普通车床,制备螺旋转接器的板材两端分别通过定模、动模装夹于车床的卡盘和尾架上,并通过卡盘的转动即可完成螺旋转接器的成型,无需现有技术中牵引头的牵拉以及转模的转动成型,避免因螺旋部分与转模接触而零件表面被划伤以及长度方向塑性变形的现象出现;上述制备方法既保证螺旋转接器的整体成形又能避免零件表面的划伤,而且根据塑性变形的特点,该制备方法可使螺旋片整体变形更均匀,只要控制好螺旋部分的总体长度就可以实现螺距的精确控制。
另外,该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装夹方便,可实现螺旋转接器的快速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制备工艺的原理图;
图2为图1中牵引头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螺旋转接器的制备方法的工艺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谷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段环形管路焊接变形控制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