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及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成型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5220.X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8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优辉;本田佳之;秋田大;熊泽贞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4;C08L23/06;C08L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孙丽梅;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形成 成型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同时实现高度的对于燃料的耐透过性和与对象熔接材料(聚烯烃树脂)的熔接性的特性、进而在树脂成型品中不存在表面剥离等的树脂组合物。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中,将(a)聚烯烃树脂及(b)聚酰胺树脂的合计设为100重量%,(a)聚烯烃树脂及(b)聚酰胺树脂的混配比例分别为70~30重量%、30~70重量%,在通过显微红外光谱分析来对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成型品的表面进行测定时,基于下式(1)而得到的光谱的峰强度比为3.0~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聚烯烃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对于燃料的耐透过性和与聚烯烃树脂的熔接性、成型加工性。进而,本发明涉及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成型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燃料罐等领域中,为了确保安全性、保存稳定性、以及环境污染防止性,出于防止内容物的泄漏、防止外部空气的混入等的目的,具有耐透过性的塑料制品不断增加。其中,在汽车的燃料罐及其周边部件中,从轻量性、成型加工的容易性、设计的自由度、操作的容易性等方面考虑,活跃地研究了从金属制品向塑料制品的转变。
作为这样的用途的塑料制品的原材料,以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为首的聚烯烃树脂是主流的,但仅仅通过聚烯烃树脂,对于燃料的耐透过性不充分,因此以使其与呈现耐透过性的成型品接合而成的形态使用。所述接合面容易对所得的成型品的物性产生影响。
作为对它们进行改良的方法,提出了使聚烯烃树脂与除聚烯烃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合金化来控制相结构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3265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就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而言,虽然耐透过性、熔接性优异,但与树脂成型品的表面剥离相关的成型加工性不充分。
另外,近年来,还需要与聚烯烃树脂的粘接性及熔接性优异的材料、成型品的成品率的良好、即在成型品中不存在表面剥离等外观不良等、成型加工性。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些现有技术的课题,同时实现高度的对于燃料的耐透过性和与对象熔接材料(聚烯烃树脂)的熔接性的特性。进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树脂成型品中不存在表面剥离等的成型加工性优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主要为以下的构成。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中,将(a)聚烯烃树脂及(b)聚酰胺树脂的合计设为100重量%,(a)聚烯烃树脂及(b)聚酰胺树脂的混配比例分别为70~30重量%、30~70重量%,在通过显微红外光谱分析来对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成型品的表面进行测定时,基于下式(1)而得到的光谱的峰强度比为3.0~5.0。
[2]根据[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a)聚烯烃树脂由(a-1)改性聚烯烃树脂和(a-2)未改性聚烯烃树脂构成。
[3]根据[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a-1)改性聚烯烃树脂的酸值为12mgKOH/g~35mgKOH/g。
[4]根据[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聚烯烃树脂包含利用选自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进行了改性的聚烯烃树脂。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将(a)聚烯烃树脂的熔点及(b)聚酰胺树脂的熔点中的较高一者的温度设为Tp(℃)时,Tp+20℃时的由下式(2)定义的熔融粘度比在剪切速度1216秒-1下为0.35~0.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5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雌性抗衰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