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1640.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9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花蕊;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诸城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大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铝合金 转向 结构 | ||
1.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包括设有轴承孔(12)的转向节本体(1),以及自所述本体向外延伸的连接臂、每个连接臂上均设有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连接臂之间通过加强壁(2)互相连接,所述连接臂也与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外缘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转向节构成以所述转向节本体(1)为底的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臂的内侧具有第一曲面(51),所述第一曲面(51)由以所述轴承孔(12)中心为圆心、自底部向顶部直径逐渐扩大的曲线段包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臂的外侧设有减重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臂的外侧设有自顶部向底部延伸而与所述转向节本体(1)连接的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自顶部向底部逐渐分散成两股从而构成人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控制连接臂(3)、第二控制连接臂(4)、稳定杆连接臂(5)、第三控制连接臂(6),所述第一控制连接臂(3)与第三控制连接臂(6)之间的转向节本体(1)上设有卡钳安装耳(11),从而所述第一控制连接臂(3)与所述第三控制连接臂(6)之间没有设置所述加强壁(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连接臂(6)与所述转向节本体(1)的过渡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加强筋(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连接臂(6)、所述稳定杆连接臂(5)的外侧分别设有自顶部向底部延伸而与所述转向节本体(1)连接的第三加强筋(62)、第四加强筋(53),所述第三加强筋(62)、第四加强筋(53)均自顶部向底部逐渐分散成两股从而构成人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连接臂(3)的内侧具有自连接部向底部延伸的第二加强筋(31),所述第一控制连接臂(3)的外侧设有第一减重腔(32),所述第一减重腔(32)内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减重槽(3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轻量化铝合金转向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连接臂(4)的外侧设有第二减重腔(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诸城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大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诸城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大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16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品金属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翻转式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