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加强机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94631.1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际(江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D45/00;B64D4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国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7 | 代理人: | 吴丽娜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多旋翼 无人机 加强 机身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加强机身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固定架,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安装槽,所述机体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设置有加强凸起。该机体通过加强凸起及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机体本身的强度;通过气囊与缓冲垫的设置提高了无人机发生碰撞及接地时的缓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加强机身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无人机在降落时由于自身重量、降落速度调节失误等因素会与地面发生碰撞,容易导致机体受损且强烈振动会导致机器搭载的精密电子设备出现故障,因而降落时的无人机结构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加强机身结构,以解决无人机在降落时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加强机身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固定架,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安装槽,所述机体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设置有加强凸起,加强凸起的设置提高机体的整体强度及抗压系数。
优选的,所述加强凸起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提高机体整体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真空腔减轻机体自重。
优选的,所述机体及加强凸起的侧面固定有气囊,通过气囊在机体撞击墙面或者下降落地时给以缓冲,同时通过气囊能够使机体漂浮在机体表面。
优选的,所述加强凸起的下端面设置有缓冲垫,通过缓冲垫的设置提高机体下落接地时的缓冲能力。
优选的,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注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体通过加强凸起及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机体本身的强度;通过气囊与缓冲垫的设置提高了无人机发生碰撞及接地时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中:1机体、11真空腔、12加强凸起、13加强筋、14安装口、15电机固定架、16驱动机构安装槽、17缓冲垫、2气囊、21注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加强机身结构,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有安装口14,安装口14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固定架15,机体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安装槽16,机体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设置有加强凸起12,加强凸起12的设置提高机体1的整体强度及抗压系数。
请参阅图2,加强凸起12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13,加强筋13的设置提高机体1整体的强度。
请参阅图2,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11,真空腔11减轻机体1自重。
请参阅图1与图2,机体1及加强凸起12的侧面固定有气囊2,通过气囊2在机体1撞击墙面或者下降落地时给以缓冲,同时通过气囊2能够使机体1漂浮在机体1表面,气囊2上设置有注气口21,气囊2采用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际(江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星际(江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4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飞控调试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泄漏报警式排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