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剥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68072.1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2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龙爱明;唐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邱维杰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剥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剥离装置,涉及电子产品加工领域。工件剥离装置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承载板以及上固定板;承载板设置有镂空部;上固定板设置在镂空部的上方,上固定板与承载板之间形成有料带传输通道;料带传输通道穿过镂空部;上固定板与镂空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顶起组件,所述顶起组件包括若干顶升件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顶升件位于所述镂空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顶升件上下移动,以使所述顶升件向上移动时将所述工件顶出至所述第一通孔。通过上述操作,使得料带上的每一工件可以根据预设第一通孔的数量进行定量的剥离以及被有序放置,从而可以提升工件再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子零件越来越小,因此,成品的电子零件通常被有序的安装在料带中,以方便管理电子零件。但是,在电子产品加工时,对料带中的工件往往需求量大;需要将定量的工件剥离后进行有序放置后再加工。而现有通常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工件的剥离和放置,导致后续工件加工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工件剥离装置,可以提升工件再加工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工件剥离装置,包括: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承载板以及上固定板;所述承载板设置有镂空部;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镂空部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形成有料带传输通道;所述料带传输通道穿过所述镂空部;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镂空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
顶起组件,所述顶起组件包括若干顶升件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顶升件位于所述镂空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顶升件上下移动,以使所述顶升件向上移动时穿过所述镂空部将所述工件顶出至所述第一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带有工件的料带通过料带传输通道移动至镂空部上方后固定。顶升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镂空部处的料带上的每一工件均随着顶升件的作用被顶起,并随着顶升件的继续上移,每一工件被剥离至第一通孔处等待取出。当工件从第一通孔处被取出后,第一驱动装置下移,以使料带可以继续移动。通过这种往复操作,使得料带上的每一工件可以根据预设第一通孔的数量进行定量的剥离以及被有序取出,从而可以提升工件再加工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轴以及若干转动叶片,所述转动叶片绕所述转动轴周向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顶起组件还包括顶升定位块,所述顶升件间隔设置在所述顶升定位块上;所述转动叶片位于所述顶升定位块的下方,所述转动叶片驱动所述顶升定位块向上移动,以使所述顶升件向上移动。通过间隔设置的转动叶片,从而可以控制顶升定位块与最近的转动叶片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从而实现顶升定位块的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件剥离装置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定位组件、所述顶升定位块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转动轴以及所述转动叶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一侧;所述顶起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工作台以及挡板,使得转动轴跟随电机转动时,更加稳定,从而保证顶升定位块上移的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顶起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承载板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中部设置有容纳所述顶升定位块的容纳槽;所述顶升定位块与所述容纳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支撑件,可以将定位组件和顶起组件单独设计,弱化定位组件和顶起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简化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顶升定位块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匹配的凸起,所述顶升定位块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凸起与所述容纳槽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8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薄膜压整机
- 下一篇:一种医用骨折微接触式钢板螺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