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力矩器线圈正交误差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0311.0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8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陈邦力;贾少飞;方伟;杨美玲;李生彬;阎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渝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305 | 分类号: | G01B7/305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力矩 线圈 正交 误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力矩器线圈正交误差的装置,包括测试箱体,伺服电机带动激磁芯轴转动,所述激磁芯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待测力矩器内侧的激磁线圈,激磁线圈用于产生交变磁场,所述待测力矩器外侧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力矩器线圈;所述采集板与待测力矩器电连接,所述采集板采集力矩器线圈的感应电压值,所述采集板与编码器电连接,用于采集编码器获取的激磁线圈轴角度值,激磁线圈在待测力矩器内部做旋转运动,当激磁线圈与待测力矩器的一个力矩器线圈的磁轴重合时,力矩器线圈的感应电压值会出现一个峰值,峰值对应的激磁线圈轴角度值被编码器读取,采集板采集编码器读取的激磁线圈轴角度值,并输送至主板内,计算得出力矩器线圈的正交误差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挠性陀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力矩器线圈正交误差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对挠性陀螺仪力矩器线圈的检测方式,由于受检测手段的影响,大多只包括直流电阻、绝缘电阻、耐压和极性等内容。然而,越来越多的挠性陀螺仪力矩器线圈应用表明,在制造高精度陀螺仪时,必须对挠性陀螺仪力矩器线圈的正交误差提出量化要求,在张爱平,李金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3年第5期的期刊论文中,公开了动力陀螺调谐仪力矩器定圈组件正交性误差检测装置的研制,使用稳定转速的电机,带动永磁体产生旋转磁场,力矩器定子线圈在旋转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压信号,信号经检出电路处理后成为4路方波信号,方波信号作为控制同步测量计数器的闸门控制信号。同时电路对感应电压的峰值进行检测,并记录其时刻值。同步测量计数器在方波新号的控制下,对每个周期的感应电压峰值进行计数。
但是,上述期刊论文中交变磁场是由高速旋转的永磁体产生,为达到一定的测量精度,永磁体的转速稳定性需达到0.3%以内,这对电机本身及其控制电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其装置硬件很难实现永磁体的转速稳定性;其次,上述期刊论文中是通过对感应电压峰值的时刻进行记录,对其出现的次数进行计数,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各个线圈的位置,如要实现上述效果,其软件和硬件的采用较多复杂,同时,也延长检查的时间,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所需软硬件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的测量力矩器线圈正交误差的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量力矩器线圈正交误差的装置,包括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内设有采集板、与采集板电连接的主板和传送结构,所述测试箱体上方设有用于封盖测试箱体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待测力矩器,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伺服电机,所述待测力矩器上连接有编码器,所述待测力矩器内设有与编码器轴连接的激磁芯轴,伺服电机带动激磁芯轴转动,所述激磁芯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待测力矩器内侧的激磁线圈,激磁线圈用于产生交变磁场,所述待测力矩器外侧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力矩器线圈;所述采集板与待测力矩器电连接,所述采集板采集力矩器线圈的感应电压值,所述采集板与编码器电连接,用于采集编码器获取的激磁线圈轴角度值,激磁线圈在待测力矩器内部做旋转运动,当激磁线圈与待测力矩器的一个力矩器线圈的磁轴重合时,力矩器线圈的感应电压值会出现一个峰值,峰值对应的激磁线圈轴角度值被编码器读取,采集板采集编码器读取的激磁线圈轴角度值,并输送至主板内,计算得出力矩器线圈的正交误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渝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渝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0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控制器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城市照明智能化的控制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