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种减震方式型摩托车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7963.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1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象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江硕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刘兆林 |
地址: | 32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种 减震 方式 摩托车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种减震方式型摩托车减震器,属于摩托车减震器领域,包括减震器,减震器的上端设置有空气减震装置,减震器的左下端设置有油压减震装置,减震器的右下端设置有弹簧减震装置,空气减震装置、油压减震装置和弹簧减震装置相互联通,空气减震装置设置有气腔,油压减震装置设置有油腔,油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油压减震装置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该多种减震方式型摩托车减震器通过设置空气、油压和弹簧三种减震装置来实现减震目的,不仅具有加强了减震效果,还具有防止减震器过度回弹,导致震感更加强烈的作用,使得该种组合式减震方法见着效果更好,驾驶员驾驶摩托车时的舒适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减震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种减震方式型摩托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减震器的作用主要是起缓冲作用,若摩托车上没有安装减震器,即使路面有小小的颠簸,都会对使用者产生的较大的冲击,不仅驾驶感觉不适,还会造成操作失误,危及人身安全,所以减震器是保证驾驶摩托车安全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减震器多数采用减震弹簧实现减震目的,该种减震方式虽然具备减震效果,但是由于减震器安装在摩托车上进行使用,可能会发生减震器回弹,导致震动幅度和震感极加强,从而影响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种减震方式型摩托车减震器,它通过设置空气、油压和弹簧三种减震装置来实现减震目的,不仅具有加强了减震效果,还具有防止减震器过度回弹,导致震感更加强烈的作用,使得该种组合式减震方法见着效果更好,驾驶员驾驶摩托车时的舒适度更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种减震方式型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上端设置有空气减震装置,所述减震器的左下端设置有油压减震装置,所述减震器的右下端设置有弹簧减震装置,所述空气减震装置、油压减震装置和弹簧减震装置相互联通,所述空气减震装置设置有气腔,所述油压减震装置设置有油腔,所述油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油压减震装置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滑动套接在活塞杆的左端外表面,所述弹簧减震装置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挡块,所述活塞杆的右端与固定块和挡块滑动连接,该多种减震方式型摩托车减震器通过设置空气、油压和弹簧三种减震装置来实现减震目的,不仅具有加强了减震效果,还具有防止减震器过度回弹,导致震感更加强烈的作用,使得该种组合式减震方法见着效果更好,驾驶员驾驶摩托车时的舒适度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油压减震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左端与限位环卡接,限位环具有限制第一减震弹簧位置的作用,使其移动范围有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和挡块内设置有轴承,所述活塞杆与轴承滑动连接,通过轴承的设置,具有增加活塞杆移动顺滑性的作用,防止其在移动时发生卡住等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右端外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右端与固定块连接,第二减震弹簧具有减震作用,可有效减小使用摩托车时产生的震动幅度和震感。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右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为通孔,安装孔具有将减震器安装在摩托车上进行使用的作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设置空气、油压和弹簧三种减震装置来实现减震目的,不仅具有加强了减震效果,还具有防止减震器过度回弹,导致震感更加强烈的作用,使得该种组合式减震方法见着效果更好,驾驶员驾驶摩托车时的舒适度更高。
(2)油压减震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第一减震弹簧的左端与限位环卡接,限位环具有限制第一减震弹簧位置的作用,使其移动范围有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江硕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江硕车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7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