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防震航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84193.1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威翔天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7/00 | 分类号: | B64C27/00;B64C25/62;B64C25/32;B64D45/00 |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赵谨容 |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航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拍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撞、防震航拍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上一体成型有四个机翼,四个机翼的内腔均卡接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与螺旋桨固定连接,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螺接有云台摄像机,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螺接有第一抗震起落架和第二抗震起落架,四个机翼的底部均螺接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上安装有激光传感器,本装置通过第一抗震起落架、第二抗震起落架、防撞装置和激光传感器的设置,可及时提醒操控者避开障碍物,减轻碰撞带来的损伤并减轻降落对无人机带来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拍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防震航拍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航拍摄影是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中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如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轻型光学相机、红外扫描仪,激光扫描仪、磁测仪等获取信息,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像。全系统在设计和最优化组合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是集成了高空拍摄、遥控、遥测技术、视频影像微波传输和计算机影像信息处理的新型应用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无人机航拍装置,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在降落过程中,又可能因为降落速度过快造成无人机受到较大的震动,可能会引发无人机损坏,因此需要一种防撞、防震的航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防震航拍装置,通过第一抗震起落架、第二抗震起落架、防撞装置和激光传感器的设置,可及时提醒操控者避开障碍物,减轻碰撞带来的损伤并减轻降落对无人机带来的冲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防震航拍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一体成型有四个机翼,四个所述机翼的内腔均卡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螺旋桨固定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螺接有云台摄像机,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螺接有第一抗震起落架和第二抗震起落架,四个所述机翼的底部均螺接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上安装有激光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震起落架和所述第二抗震起落架均包括两个螺接座,所述螺接座的顶部与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进行螺接,所述螺接座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一抗震伸缩柱,所述第一抗震伸缩柱与第一抗震伸缩腔插接,所述第一抗震伸缩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抗震弹簧,所述第一抗震伸缩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杆,所述底部支杆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滚珠,第一抗震伸缩柱和第一抗震伸缩腔配合,使第一抗震伸缩柱可在第一抗震伸缩腔中伸缩,通过第一抗震弹簧的缓冲,可减轻降落对无人机带来的冲击力,同时滚珠的设置可防止本装置在降落时,使第一抗震起落架和第二抗震起落架因惯性因素与地面发生摩擦,造成第一抗震起落架和第二抗震起落架的磨损甚至整个无人机的翻覆。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震伸缩腔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用于防止第一抗震伸缩柱从第一抗震伸缩腔中脱出。
优选的,所述防撞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螺接于所述机翼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二抗震伸缩柱,所述第二抗震伸缩柱与第二抗震伸缩腔插接,所述第二抗震伸缩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抗震弹簧,所述第二抗震伸缩腔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与防撞板固定连接,防撞板用于对无人机本体进行保护,通过第二抗震伸缩柱和第二抗震伸缩腔的配合,可使第二抗震伸缩柱在第二抗震伸缩腔中伸缩,通过第二抗震弹簧的缓冲,对防撞板与其他物体碰撞时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优选的,所述第二抗震伸缩腔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用于防止第二抗震伸缩柱从第二抗震伸缩腔中脱出。
优选的,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机翼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螺旋桨的末端与所述机翼之间的距离,对螺旋桨进行保护,所述防撞板远离所述机翼的一面和靠近所述机翼的一面之间贯通有减阻通风口,减阻通风口用于在飞行时减轻防撞板带来的风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威翔天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威翔天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4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