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9101.0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筱娴;林宝军;李锴;马二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G1/40 | 分类号: | B64G1/40;B64G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推进 系统 多层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包括间隔铺设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层在多层组件的接地端部和搭接端部处被移除,暴露出所述第一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一材料层在多层组件的接地端部和搭接端部处直接接触,和/或通过导电部件连接,实现了第一材料层之间简单的多层隔热组件的接地结构,简化了多层的制作和装配工艺。能够简化多层的制作和装配工艺,解决长条状管路多层隔热组件因形状不易铆接接地片的难题,简化了管路多层的接地流程并保证了其充分有效接地,从而有效减小卫星推进系统充电、放电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
背景技术
推进系统是卫星姿轨控分系统的执行机构,用于提供速率阻尼、保持轨道、保持姿态、调姿和变轨等,是卫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系统包括贮箱、管路、压力传感器、自锁阀、加排阀和电磁阀等,为了满足在轨飞行需求,需将推进系统的温度控制在较高的范围内,这需要在各个部件上黏贴加热器,并在外包覆多层隔热组件,以提高加热效率并降低舱内其他单机温度的影响。
为了防止卫星产生静电积累和静电放电,保护卫星不受环境中任何电磁脉冲效应引起的电击,减小电磁场或其他形式的感应耦合而产生的电磁干扰及放电污染等,卫星内外所有导电部件都应按要求接地。多层隔热组件也应按规定的工艺就近与卫星结构搭接,多层接地参考点到结构接地桩之间的接地电阻小于1.0Ω,地接线尽量短。
传统的贮箱多层隔热组件设计多为多片式,为了贴合球状,多将其分为至少8片以上,不仅工艺复杂,装配和接地过程也很繁琐。推进管路由于形状细长,需要用长条状多层沿着管路缠绕,并面临着多层搭接和接地困难的问题。目前对于推进管路,较为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不包覆多层隔热组件,以及包覆多层隔热组件但用传统接地片方式接地或不接地。不包覆多层隔热组件的缺点显著,管路的温度容易被周围单机温度的变化所影响,降低了稳定性;若包覆多层但不接地,虽然静电积累能力弱,但依然为孤立导体,存在风险;而传统的多层接地结构为在多层上设接地铆钉,通过接地铆钉将多层各单元中双面镀铝聚酯薄膜双面搭接引出接地,传统接地片的尺寸与管路多层隔热组件尺寸相当,使得此接地结构尤为笨重、制作难度大且固定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包括间隔铺设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其中:
所述第二材料层在多层组件的接地端部和搭接端部处被移除,暴露出所述第一材料层;以及
所述第一材料层在多层组件的接地端部和搭接端部处直接接触,和/或通过导电部件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中,所述卫星推进系统包括球状的贮箱,其中:
包裹贮箱的第一多层组件包括两个单侧锯齿状组件片,以及两个花瓣状组件片;
两个单侧锯齿状组件片背对锯齿的一侧对接,由硅橡胶固定于球状贮箱上,两个花瓣状组件片分别由硅橡胶固定,以覆盖两个单侧锯齿状组件片的缝隙。
可选的,在所述的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中,所述卫星推进系统还包括管路,其中:
包裹管路的第二多层组件为长条状的组件片,以一定角度倾斜缠绕在所述管路上,并沿上一层的中线依次缠绕,固定后最外层包覆一层镀铝面朝外的单面镀铝聚酯薄膜,将末端用镀铝压敏胶固定。
可选的,在所述的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中,还包括第一接地端部,所述第一接地端部包括风琴状铝箔、铆钉和接地焊片,其中:
所述第二材料层在所述第一接地端部处被移除,暴露出所述第一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9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