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7193.6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2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其煜;刘惠;李运周;王文云;丁明惠;刘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 |
主分类号: | G01S7/521 | 分类号: | G01S7/521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坐式 被动 声呐 基阵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包括底部结构框架1、三角桁架以及棒状水听器,三角桁架水平设置在底部结构框架框架上,且与底部结构框架垂直;三角桁架同方向上固定有棒状水听器,三角桁架和棒状水听器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支座连接,其中弹性支座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过渡连接座、弹簧组件以及固定卡箍;在底部结构框架底部两端还设有呈“7”字型的可转动的弹性铰支支脚,底部结构框架和弹性铰支支脚之间通过重型合页连接,该装置不满足了多根超长棒状水听器串联装配的设计要求,避免损伤水听器,还能有效地提高了水下基阵架姿态的适应性及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阵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
背景技术
水下多目标跟踪系统拟采用棒状水听器对水下目标进行跟踪,基阵由三根水听器棒组成,每根水听器棒长4m。水听器棒之间采用刚性连接,确保所有阵元间距一致。水听器棒由外部橡胶层、局部非金属连接结构件与压电陶瓷组成,内部无金属刚性支撑结构,过大的自重会使水听器棒外形产生永久变形。同时,如水听器棒体完全刚性固定,由桁架吊装时带来的外力作用会直接传导在棒体上、从而破坏阵元结构、影响性能。
基阵工作于水深100米的环境、基阵架总长12m,不论是布放中对基阵位置、朝向的调整,或是日后维护对基阵的回收打捞,在工程实施方面存在较高的要求。基阵架易于打捞回收、结构轻量化是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研究表明,由泥沙等混合物构成的水下底质(多为饱和或超饱和的含水结构)对潜坐式水下物体有巨大的吸附作用,吸附作用的大小主要与水下物体的重量、外形、表面积、在底质中的浸没深度、以及水下物体离底方式有关。其中水下物体的重量、外形是主要因素。
目前,水下基阵主要采用被动回收方式:通过水面的工作船将回收钢缆钩挂在水下基阵架上,再将其拖引出水底。这种回收方式对基阵架的结构强度、工作船起吊设备的基本要求都非常高,并且会对基阵造成一定的程度损伤,该类型的基阵架一般外形尺寸都比较大(便于钩挂)、重量在达几吨;还有一种主动回收方式,通过基阵回收装置将高强度回收缆绳带出水面,再将缆绳接驳至工作船卷扬机进行回收,这种基阵整体重量较轻、一般在几百公斤以内,外形尺寸也较小。
无论采用何种回收方式,最终都是依靠卷扬机带动缆绳、将基阵拉起、脱离水底、最终拖引出水面。因此,过大的吸附作用会导致回收难度增大,轻则回收缆绳断裂、重则基阵被破坏损伤。设计一种刚性的潜坐式被动声纳基阵架、使其便于深水回收、保证水听器棒装配可靠的架体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解决了超长刚性水听器棒的装配及保护、基阵架沉底后整体姿态的控制以及基阵架的深水回收等问题。
具体采用了以下设计结构及设计方案:
一种潜坐式被动声呐基阵架,包括底部结构框架(1)、三角桁架(2)以及棒状水听器(3),三角桁架(2)水平设置在底部结构框架(1)框架上,且与底部结构框架(1)垂直;三角桁架(2)同方向上固定有棒状水听器(3),三角桁架(2)和棒状水听器(3)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支座(4)连接,其中弹性支座(4)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过渡连接座(41)、弹簧组件(42)以及固定卡箍(43);在底部结构框架(1)底部两端还设有呈“7”字型的可转动的弹性铰支支脚(5),底部结构框架(1)和弹性铰支支脚(5)之间通过重型合页(51)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部结构框架(1)和三角桁架(2)的连接处还设有固定架(6),且在固定架(6)上设有吊环(61)。
优选的,所述棒状水听器(3)首尾两端通过横截面为圆形的固定件(7)连接,其中固定件(7)两端的固定端口(71)与棒状水听器(3)尾部的第一凹槽(31)以及棒状水听器(3)头部的第二凹槽(32)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过渡连接座(41)的底部中央设有圆形通孔(411),三角桁架(2)的顶栏(21)穿过圆形通孔(4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7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衡车轮毂及平衡车车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的钢筋接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