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转向结构及全地形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6200.X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2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B62D7/16;B62D1/04;B62D1/12;B62K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柴艳波;刘戈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转向 结构 地形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结构及全地形车,车辆转向结构包括转向管柱、轴承、车架以及车轮转向组件;所述轴承包括具有内球面的外圈和具有外球面的内圈,所述内圈设于所述外圈内,所述外圈的外周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转向管柱穿设于所述内圈,且所述转向柱管的一端连接转向操控部,另一端与所述车轮转向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转向结构可对结构的制作误差以及装配误差等进行补偿,即使出现转向上下不同轴,也不影响车辆方向转动的灵活性,还可以避免对固定转向管柱的各零部件的磨损,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车辆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转向结构及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一般车辆的转向组件中,通常是采用转向柱穿过球面轴承的内圈然后再连接非转向助力机的形式。但是,这种结构由于制作误差以及装配误差等,易出现转向上下不同轴,造成车辆方向偏重,影响驾驶体验;且长时间使用还会对固定转向柱的各零部件造成一定的磨损,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简言之,现阶段的车辆转向结构具有方向偏重、易磨损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结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结构,其包括转向管柱、轴承、车架以及车轮转向组件;所述轴承包括具有内球面的外圈和具有外球面的内圈,所述内圈设于所述外圈内,所述外圈的外周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转向管柱穿设于所述内圈,且所述转向柱管的一端连接转向操控部,另一端与所述车轮转向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外圈位于所述轴承座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位于所述外圈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车架,所述外圈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车架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与所述车架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外圈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的第一径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径向孔连通的第二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通的第二径向孔。
进一步地,所说内圈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径向孔连通的第三环形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车辆转向结构,转向操控部为方向把或者方向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设外球面和内球面,转向管柱穿过内圈设在外圈内,外圈连接于车架上,依靠转向管柱带动内圈在外圈内相对于车架可在多个方向上旋转,对结构的制作误差以及装配误差等进行补偿,即使出现转向上下不同轴,也不影响车辆方向转动的灵活性,还可以避免对固定转向管柱的各零部件的磨损,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结构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结构的向心关节轴承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结构的向心关节轴承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6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清洁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自动高低调节的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