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上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0710.6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颜泽强;罗明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伟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71 | 分类号: | F16F1/371;F16F1/377 |
代理公司: | 重庆顾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6 | 代理人: | 韦珍海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汽车 减震器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上支撑,包括基体部、套筒部和底壁,所述基体部设置为中心带有通孔的菱形板状结构,所述套筒部嵌套安装在基体部的中心;所述基体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套筒部设置为腔体结构,套筒部整体位于基体部下方,所述套筒部中心设置有圆形通道;所述套筒部内部还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环绕设置在位于套筒部内部的圆形通道周边;所述底壁安装在套筒部底部,底壁的中心通孔与圆形通道连通。通过对减震器上支撑结构进行改进,增加分级凸台结构、翻边设计的装配孔,确保各项刚度能够满足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加强筋设计,加强轴向受力承载能力,改善产品强度及耐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上支撑。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汽车减震零部件的设计和性能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传统的减震器上支撑总成基本都采用橡胶上支撑或聚氨酯上支撑,但橡胶上支撑存在高频动态硬化,减震和降噪效果受到限制;聚氨酯上支撑成本高,径向刚度低,对整车操控性有一定的影响。一些高档车型采用聚氨酯上支撑可以有效衰减振动和噪音,但产品制造成本高,至少是橡胶上支撑的两倍以上,而且聚氨酯材料由于只能承受压缩载荷,不能承受剪切力,所以产品结构设计受到限制,产品径向刚度偏低,对整车操控性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橡胶的上支撑存在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上支撑减震能力差、结构强度低、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上支撑。
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上支撑,包括基体部、套筒部和底壁,所述基体部设置为中心带有通孔的菱形板状结构,所述套筒部嵌套安装在基体部的中心;所述基体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套筒部设置为腔体结构,套筒部整体位于基体部下方,其中套筒部的顶部边缘处与基体部的中心通孔边缘连接;所述套筒部中心设置有圆形通道;所述套筒部内部还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环绕设置在位于套筒部内部的圆形通道周边;所述底壁安装在套筒部底部,底壁的中心通孔与圆形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部上表面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安装在基体部和套筒部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部的边缘处向下翻折设置有翼边。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部的下部设置为分级凸台结构,所述分级凸台结构设置为两级。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部上表面环绕圆形通道设置有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设置为阶梯状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设置为翻边结构,向上延伸成圆台状的装配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还设置有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减震器上支撑结构进行改进,增加分级凸台结构、翻边设计的装配孔,确保各项刚度能够满足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加强筋设计,加强轴向受力承载能力,改善产品强度及耐久。
附图说明
图1为上支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支撑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体部,2-套筒部,3-圆形通道,4-底壁,11-装配孔,12-加强筋,13-翼边,31-凸起,32-支撑件,33-安装槽,34-分级凸台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伟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伟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0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鸡林下养殖栖息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器上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