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3252.7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7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朴炳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琪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02;F16F9/32;F16F9/34;F16F9/42;F16F9/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汽车零部件***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传动轴 减震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包括主管、传动柱和连接管,所述主管顶端套设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外侧套设有一号减震弹簧,所述传动柱顶部焊接有结构板,所述传动柱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活塞板,所述主管内部设置有二号减震弹簧,所述主管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泄压阀,所述主管另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部通过卡槽固定有防尘过滤网,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单向阀,所述主管外侧胶合有散热层,且散热层外侧喷涂有防腐层。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重减振弹簧设计减震效果好,同时具有一定的散热功能,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
专利号CN201920328198.4的公布了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采用了万向节,减少因为地形和路障对车身振动对传动轴产生的影响,采用了减震阻尼弹簧,有效减少传动轴的轴向振动,有助于降低噪声、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上述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不足之处在于:1、采用单个减震弹簧进行减震,减震效果较差,2、防护性能较差,不具备散热能力,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包括主管、传动柱和连接管,所述主管顶端套设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外侧套设有一号减震弹簧,所述传动柱顶部焊接有结构板,所述传动柱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活塞板,所述主管内部设置有二号减震弹簧,所述主管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泄压阀,所述主管另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部通过卡槽固定有防尘过滤网,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单向阀,所述主管外侧胶合有散热层,且散热层外侧喷涂有防腐层。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顶部焊接有有安装架。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底部焊接有安装块。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板外侧套设有密封圈,所述活塞板位于主管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层为硅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防腐层为特氟龙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一号减震弹簧和二号减震弹簧,人员使用螺栓通过安装架和安装块将本减震器安装传动轴上,受到振动时,传动柱插入主管内部,一号减震弹簧在传动柱外侧进行减震,同时二号减震弹簧位于主管和传动柱之间,在传动柱移动时,再次进行减震,双重减震弹簧设计,减震效果好。
2.通过设置单向阀、连接管和泄压阀,在传动柱上移时,带动位于主管内的活塞板上移,活塞板上移,使主管内部形成真空,通过连接管和单向阀将外部空气抽至主管内部,连接管内的防尘过滤网可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外部杂质进入主管内部,单向阀可以防止主管内部空气流出,在受到振动时,传动柱回缩至主管内,通过活塞板推动主管内部空气,使空气从泄压阀缓慢流出,达到减震目的。
3.通过设置散热层和防腐层,散热层由硅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较强的导热能力,可以快速将主管上热量吸收,并与外部空气进行中合,达到散热目的,防腐层由特氟龙材料制成,具有防腐、耐磨、导热,防粘连等功能,可以对散热层进行保护,同时不影响散热层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琪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琪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3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