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作业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7241.2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8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邹林;孟晓波;张志强;杨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作业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线作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旋转电机,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其另一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旋转;绝缘柱,呈圆柱状结构,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及,行走轮,其设有环形凹槽,其一端与所述绝缘柱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使得机器人在地电位和高压线路之间形成一个中间电位,该电位可有效隔绝高电位对机器人的影响。同时,机器人上设有绝缘体,可避免相间短路风险,进而实现机器人在中低压线路的带电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作业机器人。
背景技术
导线作业机器人主要功能是在导线上行走,并且对导线开开展一系列作业工作,如导线修补、无损探伤、巡视等工作。目前导线作业机器人与高电位进行隔离的主要方法有等电位作业法、中间电位作业法、地电位作业法等。
等电位作业法主要用于110kV及以上高电压场合,中间电位作业法和地电位作业法常见于中低压作业场合。在中低压作业领域,由于线路相间距离很短,绝缘裕度不高,因此要想实现带电作业,则需考虑相间距离及短路风险。而现有的中间电位作业法,没有利用机器人实现,都是用绝缘登高车中间电位法等方法实现,通过工作人员使用绝缘工具间接接触带电设备来达到其检修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作业机器人,能够使得机器人在地电位和高压线路之间形成一个中间电位,该电位可有效隔绝高电位对机器人的影响。同时,机器人上设有绝缘体,可避免相间短路风险,进而实现机器人在中低压线路的带电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线作业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本体;
旋转电机,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其另一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旋转;
绝缘柱,呈圆柱状结构,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及,
行走轮,其设有一用于卡在导线上的环形凹槽,其一端与所述绝缘柱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柱的侧表面上设有绝缘伞裙,所述绝缘伞裙由若干个向外延伸的圆环组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环形凹槽靠近所述行走轮的中心位置的槽宽小于靠近所述行走轮的外围位置的槽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绝缘柱通过第一紧固法兰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行走轮和所述绝缘柱通过第二紧固法兰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电机为永磁电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器人本体中设有驱动电池。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器人本体中设有控制电路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器人本体中设有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线作业机器人,通过在旋转电机工作时,旋转轴带动绝缘柱旋转,以使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能够使得机器人在地电位和高压线路之间形成一个中间电位,该电位可有效隔绝高电位对机器人的影响。同时,机器人上设有绝缘柱,可避免相间短路风险,进而实现机器人在中低压线路的带电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作业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7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肛肠止血的气囊式肛门镜
- 下一篇:一种泥沙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