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良好承载性能的货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0359.5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9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友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路捷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王丰毅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良好 承载 性能 货车 | ||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货车底板离地高度不足且底板结构强度较差的弊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承载性能的货车,属于货车技术领域,包括货车底盘和车厢,所述车厢底部固定连接有两根互相平行的侧梁,所述货车底盘的底盘大梁上固定连接有两根互相平行的直梁,侧梁与直梁平行,两根直梁之间设有若干固定在两根直梁上端面的垫块,所有垫块互相平行,所述垫块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垫块平行的横梁,横梁两端相对于垫块两端向外凸出,所有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直梁、垫块、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垫块能够提升车厢的高度,进而能够避免车厢与货车轮胎接触,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具有良好的承重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货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承载性能的货车。
背景技术
厢式货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货车。货车的运载量除了由发动机功率决定外,还取决于货车的底盘与车厢之间的连接结构及车厢的承重能力。货车底板部分结构作为货车承载的主要构件,在安全运输方面显得尤为关键。随着货车载重的增加,会导致货车底板离地高度不断下降,甚至会致使轮胎碰撞到底板而导致货车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底板横梁也会因为载货过重而弯曲甚至断裂,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而车厢底板离轮胎高度过高时又会造成车厢的重心高度偏高而影响货车载货的稳定性。此外,从货车的外观设计角度而言,驾驶室前轮翼子板与车厢底板边梁基本齐平时,外观最为美观,而不同底盘的大梁离翼子板的高度通常各不相同,需要有一个装置调节车厢底板高度以达到驾驶室前轮翼子板与车厢底板边梁基本齐平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货车底板离地高度不足或过高且底板结构强度较差的弊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承载性能的货车,该货车能够合理的调控货车车厢离地高度,避免车厢下端与轮胎接触,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良好承载性能的货车,包括货车底盘和车厢,所述车厢底部固定连接有两根互相平行的侧梁,所述货车底盘的底盘大梁上固定连接有两根互相平行的直梁,侧梁与直梁平行,两根直梁之间设有若干固定在两根直梁上端面的垫块,所有垫块互相平行,所述垫块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垫块平行的横梁,横梁两端相对于垫块两端向外凸出,所有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直梁、垫块、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包括连接板和条状板,条状板垂直固定在连接板一侧边,所述垫块一侧面与横梁一侧面齐平,且这两个齐平的侧面同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一侧边与所述直梁固定连接;所述条状板两端分别与横梁、直梁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设置的垫块能够提升车厢高度,进而提升车厢的离地高度,最终增大车厢下端与货车轮胎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车厢与货车轮胎接触。而设置的加固板能够对横梁、垫块、直梁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且能够对横梁起到支撑作用,增强横梁部位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货车的承载性能。将加固板设计成上述结构,使加固板位于直梁、垫块、横梁之间的部分为近似直角三角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且加固板与直梁、垫块、横梁之间连接较为牢固。垫块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确保车厢下端与货车之间的距离足够的同时,使翼子板基本与车厢边沿持平,美观大方。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条状板固定设置在连接板的斜边上,所述条状板相对于横梁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两根侧梁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两根封边挡杆,封边挡杆与横梁平行且所有横梁位于两根封边挡杆之间,所述封边挡杆下端面与所述直梁之间也固定连接有所述垫块。封边挡杆能够提升两根侧梁之间的结构强度,也能通过设置的垫块对横梁起到支撑作用,进而提升整体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侧梁、封边挡杆都为中空的方型直管。这样设置使侧梁与封边挡杆重量较轻,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上端面与所述侧梁上端面齐平。这样设置能够使横梁与侧梁都对车厢起到支撑作用,提升货车的承重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路捷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路捷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0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