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1073.1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8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魏家乐;舒涛;杨继承;朱东方;雷波涛;张记众;黄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E01D11/04;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跨径钢混 组合 斜拉桥 临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桩基、钢管底架、承重梁、限位机构和连接机构,承重梁包括横向承重梁和纵向承重梁,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梁和两个横向限位架,连接机构包括上支撑耳板和两个下支撑耳板,下支撑耳板和上支撑耳板上均开设有与支撑连接件配合的腰形孔,纵向承重梁位于限位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千斤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主梁底部安装上支撑耳板,上支撑耳板与两个安装在横向限位架上的下支撑耳板配合,下支撑耳板和上支撑耳板上均开设的腰形孔允许斜拉桥在纵向上有一定的位移变化,限制钢主梁竖向位移变化,受力明确,同时配备千斤顶为临时墩安装进行竖向微调,以安装到设计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时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
背景技术
临时墩是桥梁施工时为了结构受力和安全所架设的临时桥墩,随着桥梁设计和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越来越多地被修建。在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斜拉桥梁体在未合龙之前的安全稳定,必须设置临时墩。然而,新增临时墩会引起塔偏发生明显变化,波动较大,增加了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线形控制的难度,临时墩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将承受较大的反复拉压荷载,且受斜拉索水平分力作用及温度影响,主梁与临时墩连接设计不当会产生较大水平力,因此现缺少一种临时连接施工精度高、安全风险小、可操作性强的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其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在钢主梁底部安装上支撑耳板,上支撑耳板与两个安装在横向限位架上的下支撑耳板配合,下支撑耳板和上支撑耳板上均开设有与支撑连接件配合的腰形孔,允许斜拉桥在纵向上有一定的位移变化,限制钢主梁竖向位移变化,受力明确,同时配备千斤顶为临时墩安装进行竖向微调,以安装到设计高度,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桩基、钢管底架、承重梁、限位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桩基伸入至地层内,所述承重梁包括沿斜拉桥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钢管底架上的横向承重梁和沿斜拉桥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横向承重梁上的纵向承重梁,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横向安装在纵向承重梁上的限位梁和两个对称安装在限位梁上用于限位所述连接机构的横向限位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在限位梁上且位于两个横向限位架之间梁段上的下支撑耳板和一个安装在钢主梁底部且伸入至两个下支撑耳板之间区域的上支撑耳板,下支撑耳板和上支撑耳板上均开设有与支撑连接件配合的腰形孔,支撑连接件位于下支撑耳板和上支撑耳板之间的外侧套设有缓冲垫块,纵向承重梁位于限位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撑斜拉桥的千斤顶。
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包括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混凝土基础柱,所述钢管底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础柱上的钢管柱,相邻两个钢管柱之间通过斜拉式的加固杆连接,横向承重梁安装在钢管柱底端。
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限位架包括横向限位立杆和安装在横向限位立杆远离所述连接机构一端的横向斜撑。
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块为橡胶缓冲垫块。
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重梁和钢管柱的连接位置处、横向承重梁和纵向承重梁的连接位置处、限位梁和纵向承重梁的连接位置处、下支撑耳板和位梁的连接位置处、以及上支撑耳板和钢主梁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多个加劲板。
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临时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为圆钢,所述圆钢的外径与腰形孔的内宽相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1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