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外置式特高频局放传感器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7904.6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6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龙;杨旭正;沈道义;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格鲁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20121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置 高频 传感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外置式特高频局放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GIS盆式绝缘子、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GIS盆式绝缘子的上侧,所述传感器两侧的底部通过传感器固定螺栓固定有两个不锈钢固定带,两个所述不锈钢固定带的底壁上设有屏蔽橡胶带,两个所述不锈钢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搭扣和扭动开关,且固定搭扣和扭动开关相互配合。本方案的固定装置固定效果更加牢靠、抗干扰性更强、装置的使用寿命更久,抗老化的效果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外置式特高频局放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局部放电是指发生在电极之间但并未贯穿电极的放电,它是由于设备绝缘内部存在弱点或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在高电场强度作用下发生重复击穿和熄灭的现象。它表现为绝缘内气体的击穿,小范围内固体或液体介质的局部击穿或金属表面的边缘及尖角部位场强集中引起的局部击穿放电等。
这种放电的能量是很小的,所以它的短时存在并不影响到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但若电气设备在运行电压下不断出现局部放电,这些微弱的放电将长生积累效应会使绝缘的介电性能逐渐劣化并使局部缺陷扩大,最后导致整个绝缘击穿,虽然局部放电会使绝缘劣化而导致损坏,但它的发展是需要一定时间,所以需定期测局部放电,及早准确地发现放电源,可防止事故发生,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目前,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在线监测已在国家电网的推广下,在各地市局变电站很好的应用与推广,且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应用过程中,特高频局部放电由于其抗干扰性能强,已逐步成为了电气设备最有效的监测手段之一。
在应用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高特高频局部放电在气体组合电器中的应用效果,成为目前较为热门的研究内容。特高频传感器作为最前端的感测元器件,如何稳定可靠安装、且降低外部的干扰信号,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传统领域的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简称GIS)特高频传感器固定,一般采用尼龙带固定在GIS的盆式绝缘子上,但GIS盆式绝缘子由于是环氧树脂浇筑而成,外部环境的电磁波噪声很容易通过盆式绝缘子进入GIS内部,给GIS特高频局部放电带来很大的干扰,同时尼龙带如果长期安装在户外,风吹日晒,其寿命将大大缩短,因此设计一种全新的、抗老化、抗干扰性强的固定装置尤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外置式特高频局放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外置式特高频局放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GIS盆式绝缘子、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GIS盆式绝缘子的上侧,所述传感器两侧的底部通过传感器固定螺栓固定有两个不锈钢固定带,两个所述不锈钢固定带的底壁上设有屏蔽橡胶带,两个所述不锈钢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搭扣和扭动开关,且固定搭扣和扭动开关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安装有固定搭扣的所述不锈钢固定带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不锈钢固定带通过安装孔与固定搭扣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橡胶带为导电屏蔽橡胶条采用银丝浇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橡胶带的宽度大于不锈钢固定带的宽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装置固定更加牢靠,采用导电屏蔽橡胶带和不锈钢带双层固定方式,内层的导电屏蔽橡胶带防滑且具备一定的拉伸能力,可以避免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滑动。外层不锈钢带可以进一步进行固定。
2、抗干扰性更强,内层的导电屏蔽橡胶条采用银丝浇注,对外部电磁波的信号衰减可到90dB以上,外层采用不锈钢固定带,对外部电磁波的信号衰减可达60dB以上,即对外部电磁波信号的衰减可达150dB以上,这样可以确保传感器仅能收到GIS内部的局部放电信号,从而实现抗干扰的良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格鲁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格鲁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7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