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作动筒的行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5360.5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1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一硕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1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作动筒 行程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航空发动机作动筒的行程试验装置,涉及航空发动机配套测试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试验装置,不能够适用对不同长短粗细规格的作动筒实施夹紧定位并进行行程试验,应用较为单一的问题。航空发动机作动筒的行程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夹板和安装滑块,所述主体支架,卡定架,V型夹板和作动筒,所述主体支架包括螺纹杆,轨道杆和定位块;所述主体支架由前后两处支撑方框以及对称焊接于两处支撑方框顶端撑连板之间的两处轨道杆共同组合形成,且两处轨道杆位于主体支架顶端空间的中间处;所述作动筒被支撑卡放于卡架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中的V型夹板与V型卡板配合压紧交叉能够卡紧定位粗细规格不一的作动筒,使用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配套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航空发动机作动筒的行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液压作动筒普遍存在于各类发动机的飞控、反推等多个系统中,为往复直线运动型执行元件,是液压系统中对外做工的最终执行元件,其作用是直接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位移量的准确测量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生产实践中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而需要一种航空发动机作动筒的行程试验装置来配套对航空发动机作动筒行程实施测量。
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2159713.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作动筒测试台,包括固定挡、推杆、外壳体,其中外壳体分为可以展开的上下两部分,两部分通过合页连接,展开后的台面是测试台,这种可折叠设计方便移动;固定挡和推杆分别将作动筒的筒体及活动杆固定,通过推杆运动并配合速度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长度测量工具将作动筒的行程、作动速度、阻尼速度测量出来,其中固定端是可以拆卸的,结束使用后可以取下单独放置,不会影响外壳体折叠;本实用新型可以移动方便、适用场景更多,适合对作动筒进行粗检。
现有试验装置普遍存在采用电子传感件实施行程测量,造价成本高,且不能够适用对不同长短粗细规格的作动筒实施夹紧定位并进行行程试验,应用较为单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航空发动机作动筒的行程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采用电子传感件实施行程测量,造价成本高,且不能够适用对不同长短粗细规格的作动筒实施夹紧定位并进行行程试验,应用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航空发动机作动筒的行程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支架,卡定架,V型夹板和作动筒,所述主体支架包括螺纹杆,轨道杆和定位块;所述主体支架由前后两处支撑方框以及对称焊接于两处支撑方框顶端撑连板之间的两处轨道杆共同组合形成,且两处轨道杆位于主体支架顶端空间的中间处;两处所述轨道杆之间的间隔空间中转插安装有一处螺纹杆,此螺纹杆的后端安装有一处手轮,且主体支架前后两处支撑方框的顶端右侧对称焊接有两处定位块,参照方杆就滑动穿设于此两处定位块上;所述卡定架由底板、后侧竖撑挡板以及前端支撑框和顶撑梁杆共同焊接组成;所述V型夹板上开设有一排间隔槽;所述作动筒被支撑卡放于卡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卡定架包括V型卡板和定位框,所述卡定架底板的顶端中间处焊接固定有一处V型卡板,此V型卡板上开设有一排间隔槽,且作动筒可穿插托放于此V型卡板的内部;所述卡定架的底部对称焊接有两处定位框,此两处定位框滑套安装于两处轨道杆,且螺纹杆啮合穿过两处定位框。
优选的,所述V型夹板的顶端对称竖撑转动安装有两处螺纹顶杆,此两处螺纹顶杆啮合穿设于卡定架的顶撑梁杆上,进而V型夹板被吊撑正对置于V型卡板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参照方杆包括顶挡板和拉簧,所述参照方杆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刻度,且参照方杆的前侧首端折拐焊接有一处顶挡板,此顶挡板竖撑置于主体支架正前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参照方杆的前端段与后侧定位块上均焊接有一处挂耳,且拉簧就挂连撑紧于此两处挂耳之间。
优选的,当所述作动筒被卡夹定位后其活塞杆的前端应与顶挡板顶推抵靠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一硕,未经张一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53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