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车体的柔性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8209.4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周华;王国杰;卢盛;黄业伟;肖小敏;刘宏伟;邓志鹏;吴伟深;黄仁果;毛文东;陆兆轰;谢蔚;林华强;苏祺;罗换英;庞艳平;黄兴;廖熙淘;赵新平;黄妍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柔性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车体的柔性定位装置,包括:n组定位组件,分别用于定位不同种车型的下车体后部,n≥2;支架和转动块,各组定位组件均固连于转动块,转动块具有m个工位,m=n,转动块可转动地连在支架上端,以便转动到不同工位上;当转动块位于工位上时,有且仅有一组定位组件位于转动块上方;转动块位于不同工位上时位于其上方的定位组件为不同组。该柔性定位装置仅通过转动转动块即可实现不同组定位组件的更换,相比人工先拆除原定位组件再安装新定位组件而言,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定位组件的更换时长、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车体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下车体的柔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一条装配生产线通常会用于装配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车型。不同车型的下车体的后部基准定位差异较大,导致不同车型的下车体的后部无法用同一组定位组件定位。
目前,当需要装配另一种车型时,需要人力将定位下车体后部的定位组件拆卸下来,更换上另一组定位组件,导致劳动强度大、更换时间长、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车体的柔性定位装置,包括:
n组定位组件,分别用于定位不同种车型的下车体后部,n≥2;
支架和转动块,各组所述定位组件均固连于所述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具有m个工位,m=n,所述转动块可转动地连在所述支架上端,以便转动到不同工位上;
当所述转动块位于工位上时,有且仅有一组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转动块上方;所述转动块位于不同工位上时位于其上方的所述定位组件为不同组。
该柔性定位装置仅通过转动转动块即可实现不同组定位组件的更换,相比人工先拆除原定位组件再安装新定位组件而言,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定位组件的更换时长、提升了生产效率。
可选地,当所述转动块位于工位上时,除位于所述转动块上方的所述定位组件外,其余所述定位组件均位于所述转动块的侧方。
可选地,所述支架上端设有第一枢接架以及与所述第一枢接架枢接的第一转轴,所述转动块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转动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外套于所述第一转轴。
可选地,所述转动块具有两个工位,分别为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转动块自所述第一工位转过90°到达所述第二工位。
可选地,各组所述定位组件均具有用于与对应车型的下车体后部的销孔配合的定位销,位于所述转动块上方的所述定位组件的所述定位销沿竖直方向延伸。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块,当所述转动块位于工位上时,所述转动块与所述限位块咬合。
可选地,还包括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块转动。
可选地,所述气缸的杆部上端设有第二枢接架和与所述第二枢接架枢接的第二转轴,所述转动块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转动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外套于所述第二转轴。
可选地,所述气缸的缸体固连于所述支架。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缸的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上的电磁阀通信连接,以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实现所述气缸的杆部的自动伸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车体的柔性定位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在第一定位组件参与定位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在第二定位组件参与定位状态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8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科用扩阴器
- 下一篇:一种病理科样品低温储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