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料垂直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1327.4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0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赛;李勇;刘国剑;陈志钊;支浩;甘世朝;肖达海;李烈恒;刘和兴;杨康;吴风华;缪楚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2 | 分类号: | B66F7/02;B66F7/28;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董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垂直 提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垂直提升装置,包括吊篮、底座、支撑立杆、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底座位于楼板下方,楼板通过支撑立杆与底座连接,夹持机构包括两夹持杆、两水平翻转机构和两防翻转机构,两水平翻转机构分别与升降机构连接,两夹持杆分别与两水平翻转机构连接,两防翻转机构分别两水平翻转机构连接,两防翻转机构分别与两夹持杆连接,升降机构包括收放线机构、两线绳和两定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支架和定滑轮,两滑轮支架对称安装于夹持机构上,收放线机构包括两线轮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驱动两线轮收放线,动力机构与底座连接,两线绳分别绕在两线轮上,两线绳通过定滑轮与吊篮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可安全地将物料运输至楼板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垂直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施工时通常都是从下往上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下部材料向上运输周转的情况,由于楼层内材料运输无法借助施工电梯运输,传统运输方式是采用悬挑式卸料平台和人工搬运方式运输,运输过程基本为临边作业,运输效率低且安全隐患较大,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垂直提升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可安全地将物料运输至上层楼板上。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物料垂直提升装置,包括吊篮、底座、支撑立杆、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底座位于楼板的预留洞口的正下方,支撑立杆有多根,各支撑立杆的上端与楼板连接,各支撑立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
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杆、水平翻转机构和防翻转机构,水平翻转机构、夹持杆和防翻转机构均有两个,两水平翻转机构分别与升降机构或楼板连接,两夹持杆分别与两水平翻转机构连接,两夹持杆分别能水平翻转,两防翻转机构分别两水平翻转机构或楼板连接,两防翻转机构分别与两夹持杆连接,两夹持杆分别平行于楼板,两夹持杆分别位于预留洞口的正上方;
升降机构包括收放线机构、线绳和定滑轮组件,线绳和定滑轮组件均有两个,定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支架和定滑轮,定滑轮安装于滑轮支架上,两滑轮支架对称安装于夹持机构或楼板上,收放线机构包括两线轮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驱动两线轮收线绳,动力机构与底座连接,两线绳的一端部分别缠绕在两线轮上,两线绳分别绕过定滑轮,吊篮置于底座上,两线绳的另一端分别与吊篮相对的两侧对称连接。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旋转轴、电机和电机座,电机安装于电机座上,底座内设有放置孔,旋转轴贯穿放置孔,且旋转轴通过轴承与底座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的一端连接,底座顶部对称开设有两放置槽,两放置槽分别与放置孔连通,两线轮分别置于两放置槽中,两线轮分别套装于旋转轴上。
所述的动力机构还包括轴端盖,轴端盖固定于底座上,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卡簧与轴端盖连接。
所述的水平翻转机构包括连接杆和肋条板,肋条板有两个,两肋条板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的两侧连接,且两肋条板可分别绕着连接杆旋转,两肋条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夹持杆的两侧固定连接,两连接杆对称分布于预留洞口的外侧,两连接杆分别位于楼板的上方,两连接板相互平行,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楼板或升降机构固定连接,两夹持杆分别位于两连接杆的内侧,各防翻转机构分别与对应水平翻转机构的连接杆和夹持杆连接。
所述的防翻转机构包括两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设有弯钩,各连接杆的两侧上分别套设有两转向环,各连接杆分别与套设于其上的两转向环间隙配合,各夹持杆的两侧上分别套设有两连接环,各夹持杆与套设于其上的两连接环过盈配合,四个肋条板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转向环连接,四个肋条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环连接,肋条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弹簧槽,四拉簧分别位于四个弹簧槽中,四个拉簧的一端分别穿过四个转向环,且各拉簧的一端分别通过弯钩与对应的连接杆连接,四个拉簧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四个连接环,且各拉簧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弯钩与对应的夹持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饭锅使用的提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室内装饰用复合型护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