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C4钛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0201.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娣;张利军;张晨辉;周中波;薛祥义;吴天栋;刘小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工大超晶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1/03;C22B9/20;C22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c4 钛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TC4钛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6.0~6.5%Al、3.9~4.4%V、0.15~0.30%Fe、0.14~0.19%O,余量为Ti,将铝豆、铝钒合金、钛铁合金、海绵钛与二氧化钛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电极,组焊,多次真空自耗熔炼,在相变点以上进行两镦两拔锻造,然后在相变点以下进行一镦一拔锻造,在相变点以下进行拔长锻造即可。本发明通过控制成分配比优化熔炼工艺以抵消增加等轴初生α相含量增加带来的强度下降,达到提高合金本质强度目的。通过相变点以上开坯锻造、相变点以下中间坯锻造及成品锻造工艺中的温度控制,使得棒材初生α相含量在65%以上,用该棒材制备的锻件产品疲劳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C4钛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较低得密度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化工等领域。TC4钛合金名义成分是Ti-6Al-4V(质量分数,wt%),属于典型的α+β型两相钛合金。该合金具有良好的比强度高、塑性好、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可热处理强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钛合金。
GJB949A中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用TC4钛合金棒材提出了室温、高温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无损探伤等要求。但是实际应用到发动机叶片上还对疲劳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般通过增加双相钛合金显微组织中等轴初生α相的含量可以显著提高其高周疲劳性能,但是会降低合金的室温强度、高温强度,导致棒材强度不合格。所以单纯通过成型工艺提高初生α相含量,以提高其高周疲劳性能的做法可能会造成其室温强度、高温强度性能下降,甚至不达标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TC4钛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满足GJB949A标准同时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TC4钛合金棒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元素包括:6.0~6.5%Al、3.9~4.4%V、0.15~0.30%Fe、0.16~0.21%O、C≤0.05%、N≤0.03%、H≤0.008%、B≤0.0015%、Y≤0.001%,余量为Ti。
一种TC4钛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百分比计,6.0~6.5%Al、3.9~4.4%V、0.15~0.30%Fe、0.14~0.19%O,余量为Ti,将铝豆、铝钒合金、钛铁合金、海绵钛与二氧化钛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电极;
2)将电极块进行组焊,得到自耗电极;
3)将自耗电极进行多次真空自耗熔炼,得到TC4钛合金铸锭;
4)将铸锭在相变点以上进行2-3火次两镦两拔锻造,然后在相变点以下进行3-5火次一镦一拔锻造,最后在相变点以下进行2-4火次拔长锻造,得到TC4钛合金棒材。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真空自耗熔炼的次数为3次,一次熔炼所用坩埚尺寸为Φ280~Φ450mm,熔前真空度≤0.5Pa,漏气率≤0.5Pa/min。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次熔炼电流为7~18kA,一次熔炼电压为28~35V,稳弧电流采用直流7.0~12.0A,熔炼后冷却时间为2.5~4h。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二次熔炼所用坩埚尺寸为Φ360~Φ630mm,熔前真空度≤0.8Pa,漏气率≤0.8Pa/min。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二次熔炼电流为9~20kA,二次熔炼电压为30~38V,稳弧电流采用交流8.0~15.0A,熔炼后冷却时间为3~6h。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三次熔炼所用坩埚尺寸为Φ450~Φ720mm,熔前真空度≤0.8Pa,漏气率≤1.0Pa/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工大超晶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西工大超晶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0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