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腹板用具有防腐结构缓冲减震的钢结构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1067.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屹峰;汪德庆;胡杰;罗磊;朱刚;黄正东;邵同华;尚鑫;仲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福星工业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H02G3/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253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腹板 用具 防腐 结构 缓冲 减震 钢结构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腹板用具有防腐结构缓冲减震的钢结构支架,涉及船舶腹板技术领域,具体为钢结构腹板、穿线球组件和折弯防护组件,所述钢结构腹板的表面设置有防腐蚀机构,所述钢结构腹板的中段设置有弧球空槽,所述减震弹簧靠近弧球空槽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抵球底板,所述穿线球组件安置于弧球空槽的内部,且穿线孔槽的两端侧面开设有固定卡扣孔,所述折弯防护组件设置于穿线孔槽的内部一侧。该船舶腹板用具有防腐结构缓冲减震的钢结构支架,可多角度接受管线的穿线作业,有利于方便管线的布线工作,同时可对管线折弯处进行固型与包裹密封,避免管线折弯过度占用空间的同时保护折弯部位,防止折弯部位的破裂表面受外界杂质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腹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腹板用具有防腐结构缓冲减震的钢结构支架。
背景技术
型材中,扁钢、角钢、球扁钢等钢结构支架和材板相焊接的一面均视为腹板。腹板在船舶制造领域有大量应用,运用于船舶上的腹板也就是船舶腹板,而由于其需要穿设各种管线往往会在其表面开设孔洞来满足穿设。
现有的船舶腹板表面的孔洞角度无法进行调节,不利于管线的折弯布线,即管线只能直线穿孔,不便于管线折弯,若强行折弯管线则十分容易造成管线表皮破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腹板用具有防腐结构缓冲减震的钢结构支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船舶腹板表面的孔洞角度无法进行调节,不利于管线的折弯布线,即管线只能直线穿孔,不便于管线折弯,若强行折弯管线则十分容易造成管线表皮破损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船舶腹板用具有防腐结构缓冲减震的钢结构支架,包括钢结构腹板、穿线球组件和折弯防护组件,所述钢结构腹板的表面设置有防腐蚀机构,所述防腐蚀机构包括防锈漆层和固化胶水层,且防锈漆层的表面涂覆有固化胶水层,所述钢结构腹板的中段设置有弧球空槽,且弧球空槽的顶部与底部均嵌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靠近弧球空槽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抵球底板,所述穿线球组件安置于弧球空槽的内部,所述穿线球组件包括滚动球体、穿线孔槽和固定卡扣孔,且滚动球体的内部开设有穿线孔槽,所述穿线孔槽的两端侧面开设有固定卡扣孔,所述折弯防护组件设置于穿线孔槽的内部一侧。
可选的,所述钢结构腹板的上表面与防锈漆层的下表面相贴合,且钢结构腹板通过防锈漆层、固化胶水层构成全包围结构,而且防锈漆层的上表面与固化胶水层的下表面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减震弹簧之间关于弧球空槽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弧球空槽呈等距状分布于钢结构腹板的内部,而且抵球底板通过减震弹簧与弧球空槽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抵球底板呈弧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滚动球体通过弧球空槽与钢结构腹板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滚动球体与弧球空槽之间呈活动连接,而且滚动球体的外表面与抵球底板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穿线孔槽的两侧呈喇叭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折弯防护组件包括连接端头、伸缩弹簧、卡扣头、波纹管、中空管、折弯铁丝、弹性橡胶套和收缩皮筋,且连接端头的两侧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远离连接端头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卡扣头,且连接端头的左侧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外壁两端的四周均固定有中空管,且中空管的内部设置有折弯铁丝,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内部均固定有弹性橡胶套,且弹性橡胶套的内部嵌入有收缩皮筋。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头通过卡扣头、固定卡扣孔与滚动球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扣头通过伸缩弹簧与连接端头之间构成弹性结构,而且卡扣头之间关于连接端头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可选的,所述波纹管呈柔性结构,且波纹管通过连接端头与穿线孔槽之间构成连通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中空管通过波纹管构成伸缩结构,且折弯铁丝通过中空管与波纹管之间构成框架结构。
可选的,所述弹性橡胶套呈环形状,且弹性橡胶套通过收缩皮筋与波纹管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福星工业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泰州福星工业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1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