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GS法检测病原微生物的DNA文库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6526.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桥;孙子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40B50/06 | 分类号: | C40B50/06;C12Q1/6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点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6 | 代理人: | 胡志强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gs 检测 病原微生物 dna 文库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GS法检测病原微生物的DNA文库构建方法,1)Tn5转座打断和产物纯化,2)PCR文库富集,3)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分选,4)文库选择测序,本发明有利于文库扩增,得到高产量的文库,避免样本导致转座酶加入时间不同,引起打断片段大小有差异,精确度高,准确信强,并且提高了文库的保存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NGS法检测病原微生物的DNA文库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极有可能产生病症,导致感染者出现对应的感染症状。当出现感染症状时,现有技术有多种方法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哪种病原微生物,进而便于疾病的治疗。
mNGS作为一种不需培养的新型技术,可以深入快速鉴定感染病原体,相比传统培养方法拥有更高敏感性的同时又与“精准诊疗”的理念相契合。Gyarmati等在2016年发表的一篇文献中指出,mNGS可以直接从血液样本中鉴定不能培养的、苛养的以及非细菌(病毒和真菌)病原体。除此之外,mNGS可以用于传染病预防,具有直接从临床样本中获的病原体传播线索的潜力。2014年,Hasman等指出mNGS可用于尿液样本中病原体以及耐药基因的检测,而且不仅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与药敏实验一致,也与基于纯培养物的全基因组测序(WGS)的进化分析结果相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mNGS法检测病原微生物的DNA文库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mNGS法检测病原微生物的DNA文库构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Tn5转座打断和产物纯化,在第一无菌PCR管配制反应体系,使用移液枪上下吸打,充分混匀,然后将所述第一无菌PCR管放入PCR仪上,设定反应程序,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所述第一无菌PCR管,往其加入6X Termination Buffer,通过涡旋或移液枪上下吸打混匀手段,充分混匀后室温下孵育3~8min,往所述第一无菌PCR管内添加DNA纯化磁珠,使用移液枪上下吸打10次,充分混匀,室温静止8~12min,将所述第一无菌PCR管置于磁力架上4~6min,待所述第一无菌PCR管内溶液澄清后,移除上清,然后进行两次漂洗处理,通过移液枪移除位于所述磁力架上的所述第一无菌PCR管管底残留乙醇,打开所述第一无菌PCR管的管盖4~6min,然后取出所述第一无菌PCR管,往里加入灭菌超纯水,充分吸打混匀,室温孵育1~3min,然后重新将所述第一无菌PCR放入所述磁力加上,待所述第一无菌PCR管内溶液澄清后,吸取所述第一无菌PCR管内上清液,用于PCR反应样本;
2)PCR文库富集,将步骤1)中PCR反应样本加入到第二无菌PCR管中,随后在所述第二无菌PCR管中配制反应体系,混匀后含有PCR反应体系的第二无菌PCR管进行离心,放入PCR仪中,设定PCR的反应程序进行反应,得到扩增好的第二无菌PCR管;
3)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分选,吸取第一轮DNA磁珠加入到扩增好的第二无菌PCR管中,充分混匀,室温孵育4~6min,将所述第二无菌PCR管置于磁力加上,待溶液澄清后,将第二无菌PCR管中的上清转移至第三无菌PCR管中,丢弃磁珠,吸取第二轮DNA磁珠加入所述第三无菌PCR管中,充分混匀,室温精致4~6min,然后将所述第三无菌PCR管放在磁力架上,待溶液澄清后,移除上清,两次漂洗处理,保持所述第三无菌PCR管在磁力架上,用移液枪移除管底残留的乙醇,并打开管盖空气干燥至管中不再有残留乙醇,取出干燥好的所述第三无菌PCR管,加入灭菌超纯水,充分混匀,室温孵育2min,重新将所述第三无菌PCR管置于磁力架上,待溶液澄清后,吸取上清液转移至新的无菌PCR管中,得到可测序文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6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