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4087.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能量 回收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收集电动汽车的用电附件的消耗功率,并且判断用电附件的总消耗功率与预设的用电附件的最小功率消耗阈值的大小。当用电附件的总消耗功率大于预设的最小功率消耗阈值时,开启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加权控制功能,并根据加权后的能量回收功率控制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当用电附件的总消耗功率小于等于预设的最小功率消耗阈值时,关闭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加权控制功能。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动汽车开启用电附件并且用电附件的消耗功率达到最小功率消耗阈值时,通过开启能量回收加权控制功能,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效率,改善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减少燃油汽车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更加严重的危害,电动汽车应运而生。为了使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更长的续驶里程,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系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指的是电动汽车在滑行或者制动的时候,电机将电动汽车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为电动汽车的用电附件提供能量或者将其存储于动力电池中,以改善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的过程。而续驶里程则指的是电动汽车在动力电池全充满状态下到标准规定的试验结束时所走过的路程,续驶里程是电动汽车重要的经济性指标。
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根据驾驶人员的需要开启用电附件,但是开启用电附件后,用电附件会消耗动力电池的能量,严重降低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而现有的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方法通常是优化现有的能量的管理控制方法使其达到使用最优。例如,下面是在不同供电的工况下,根据用电附件使用优先级排序的管理方法:首先判断电动汽车的供能模式,当电动汽车系统的能量为动力电池提供时,根据第一能耗优先级顺序对电动汽车的用电附件进行能量分配;当电动汽车系统的能量为动力电池和电机共同提供时,根据第二能耗优先级顺序对电动汽车的用电附件进行能量分配;当电动汽车系统的能量为电机提供时,根据第三能耗优先级顺序对电动汽车的用电附件进行能量分配,所以,现有技术只是将能量进行了最优分配,并没有对动力电池的能量进行补偿。
因此,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动汽车开启用电附件后续驶里程大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电动汽车开启用电附件时续驶里程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以在电动汽车开启用电附件后对动力电池的能量进行补充,以此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电动汽车的用电附件的消耗功率,判断电动汽车的用电附件的总消耗功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用电附件的最小功率消耗阈值;
若是,则开启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加权控制功能,根据用电附件的功率参数确定能量回收加权系数,并根据电动汽车的驾驶参数和能量回收参数、以及能量回收加权系数控制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
若否,则关闭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加权控制功能,并继续判断电动汽车的用电附件的总消耗功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用电附件的最小功率消耗阈值。
采用上述方案,首先收集电动汽车的用电附件的消耗功率,并且判断用电附件的总消耗功率与预设的用电附件的最小功率消耗阈值的大小。当用电附件的总消耗功率大于预设的用电附件的最小功率消耗阈值时,开启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加权控制功能,并根据加权后的能量回收功率控制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当用电附件的总消耗功率小于预设的用电附件的最小功率消耗阈值时,关闭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加权控制功能。由此,用户可以在电动汽车开启用电附件之后开启能量回收加权功能,使得电动汽车在开启用电附件之后通过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加权功能,在电动汽车原有的能量回收能力上对动力电池的能量进行进一步的补偿,改善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4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