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青蒿琥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6627.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彭学东;张梅;赵金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威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20 | 分类号: | C07D493/2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尉月丽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通道 反应器 制备 青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青蒿琥酯的方法,涉及医药合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双氢青蒿素溶液、丁二酸酐溶液分别送至预混器中预混形成混合液;(2)将混合液送至微通道模块中反应完全,产生的反应液依次经pH调节槽、分液釜、干燥釜和过滤器处理得滤液;(3)滤液经后处理得目标产物青蒿琥酯。该方法选择性高、纯度高、收率高、固废少、有利于环保、便于工业化生产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青蒿琥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青蒿琥酯为疟原虫红内期无性体快速杀虫剂,对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有效,服后能迅速控制疟疾的急性发作,用于凶险性疟疾如脑型、黄疸型等的抢救以及恶性疟的治疗。Efferth T等人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表明,青蒿琥酯具有显著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近20年来对青蒿琥酯的研究表明,青蒿琥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对肿瘤细胞选择抑制性高,毒副作用小,这些优点使之有可能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
中国专利申请CN106565738A公开了一种青蒿琥酯的制备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在二氯甲烷中加入双氢青蒿蒿素,再加入甲醇、高氯酸,反应10-15分钟,加入无水碳酸钠终止反应,将反应液过滤;在55℃左右水浴中浓缩经过滤的反应液;经浓缩后的母液冷冻结晶,离心过滤,即得粗晶;粗晶用甲醇65℃热溶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将结晶在温度55℃,真空干燥120分钟,即得成品。其缺陷在于:一、间歇式操作,单位时间产能低,能耗大;二、需多次浓缩结晶,导致收率降低,进而影响原子利用率降低;三、强碱弱酸盐使用量较大,造成大量固废和废液。中国专利申请CN107793427A公开了一种青蒿琥酯的制备方法,包括酯化、纯化、精制步骤,其同样存在以上缺陷,且选用的氯仿作为溶剂,具有强烈毒性,不利于环境保护。中国专利申请CN110938080A公开了一种青蒿琥酯的制备方法,其以双氢青蒿素为起始原料,以三氯甲烷为溶剂,在三乙胺的作用下,与琥珀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并经过结晶、精制过程,得到了纯度高达99.5%以上的青蒿琥酯,得率高达140%,较传统工艺相比,显著提高了青蒿琥酯的产率,但其同样存在以上缺陷。中国专利申请CN106946904A公开了一种青蒿琥酯的优化的制备方法,以氢青蒿素和丁二酸酐为原料,采用滴加工艺和精滤精制法,得到高产率高纯度的青蒿琥酯。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要求低、操作方便、高原子经济性、低碳环保,非常适于工业化大生产,但原料滴加及搅拌反应时间长,降低了制备效率。
目前已公开的青蒿琥酯制备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制备效率低。间歇式操作,产能低、能耗大;
2.收率低。需多次浓缩结晶,导致收率降低,进而影响原子利用率降低;
3.对环境伤害较大。原料毒性大或酸碱性较强,造成大量固废和废液污染环境。
微通道反应器由于尺寸的微细化使得微通道中化工流体的传热、传质性能与常规系统相比有很大的提高,能够满足可持续与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还可以满足连续规模化生产,因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微通道反应器有极大的比表面积,由此带来的根本优势是极大的换热效率和混合效率,可以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料按精确配比瞬时混合,从而大大缩短了原料的反应时间,提高收率、选择性、安全性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原料反应时间短、选择性高、纯度高、收率高、固废少,并有利于环保、便于工业化生产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青蒿琥酯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青蒿琥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双氢青蒿素溶液、丁二酸酐溶液分别送至预混器中预混形成混合液;
(2)将混合液送至微通道模块中反应完全,产生的反应液依次经pH调节槽、分液釜、干燥釜和过滤器处理得滤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威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威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6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板的铺平装置
- 下一篇:用于语义混淆检测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