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磁流变减震器及车辆平顺性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6446.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7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恩;安宏杰;彭可挥;卢炽华;宋伟志;李永超;颜伏伍;侯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3;F16F15/027;F16F9/53;F16F9/32;F16F9/34;F16F9/36;F16F9/5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龚雅静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流变 减震器 车辆 平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流变减震器及车辆平顺性控制方法,包括工作缸筒、活塞、挡流器和磁流变液,工作缸筒内设有相邻的活塞腔和电机腔,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活塞头设在活塞腔内,活塞头上分布有多个第一旁通孔,活塞杆的底部与活塞头固定,挡流器套设在活塞杆上且能够随活塞上下移动,电机腔内设有能够带动挡流器相对于活塞转动的传动机构,挡流器上分布成多个区域,每一区域内设有一组第二旁通孔,一组第二旁通孔中至少包含一个第二旁通孔,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挡流器相对于活塞转动,能够改变第一旁通孔和第二旁通孔对齐的个数,磁流变液设在活塞腔中,提高车辆在不同载重情况及不同路况下的平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NVH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磁流变减震器及车辆平顺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系统由于路面激励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目前,汽车减震器分为被动式减震器、主动式减震器和半主动式减震器。被动式减震器由于刚度和阻尼等参数不可调,难以适应不同的道路和使用状况。主动式减震器虽然能够适应不同的道路和使用状况但是其装置复杂,技术要求高,价钱高昂。因此制造工艺相对简单、价格低廉、减震效果良好的半主动式减震器得到了飞速发展。磁流变液作为新型智能材料,其粘性能够随外加磁场强度变化而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快速、可逆及可控。磁流变减震器就是利用这个特性,利用磁流变效应,以车身和车轮的运动传感器为输入信号,对路况和工况做出实时响应。
由于大部分车辆的发动机等部件放置在前端,导致车辆的重心靠前,因此对于车辆前后磁流变减震器的阻尼系数要求前面大后面小,对此已有设计在活塞上打孔来减小后面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系数,但是对于车辆在重心位置变化时,其减震性能变差。并且上述设计的磁流变减震器阻尼系数都是固定的,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路面是变化的,针对不同的路面车辆所需求的减震器阻尼系数不尽相同,在磁流变减振器与车辆悬架匹配时大多只适用特定工况。未充分考虑车辆在不同路面,不同重心分布(当承载乘客以及后备箱装载货物等时)以及不同工况下的减震器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磁流变减震器及车辆平顺性控制方法,利用设计的活塞头第一旁通孔控制装置,控制活塞头上第一旁通孔开闭的个数,调节车辆前后磁流变减振器在活塞低速区的阻尼系数,提高车辆在不同载重情况,不同路况下的平顺性及操控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磁流变减震器,包括工作缸筒、活塞、挡流器和磁流变液,所述工作缸筒内设有相邻的活塞腔和电机腔,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头设在所述活塞腔内,所述活塞头上设有铁芯和励磁线圈,所述活塞头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纵向贯通的第一旁通孔,所述活塞杆的底部与所述活塞头固定且顶部穿出所述电机腔,所述挡流器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且能够随所述活塞上下移动,所述电机腔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挡流器相对于所述活塞转动,所述挡流器上均匀分布成多个区域,所述区域的个数和所述第一旁通孔的个数一致,每一所述区域内设有一组第二旁通孔,一组所述第二旁通孔中至少包含一个纵向贯通的第二旁通孔,多个所述区域内,每组所述第二旁通孔中所述第二旁通孔的个数依次增加一个,每一所述第二旁通孔和一个所述第一旁通孔的孔径大小一致,一组所述第二旁通孔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旁通孔的间隔角度一致,在调节车辆的磁流变减震器在活塞低速区的阻尼系数过程中,各个所述第一旁通孔和各个所述区域内的一个所述第二旁通孔对齐,全部所述第一旁通孔打开,需要增大磁流变减震器的阻尼系数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挡流器相对于所述活塞转动,减少所述第一旁通孔和所述第二旁通孔对齐的个数,进而减少所述第一旁通孔打开的个数,所述磁流变液设在所述活塞腔中,所述磁流变液能够自所述第一旁通孔从所述第二旁通孔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头和所述工作缸筒间设有浮动活塞,所述浮动活塞和所述工作缸筒间的空气腔组成蓄能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6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氨纤维网眼布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发动机缸套强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