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齿轮传动不均载系数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7404.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7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岳彦炯;尹逊民;张坤;王志强;刘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21 | 分类号: | G01M13/0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齿轮 传动 不均 系数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传动不均载系数测试系统,包括传动轴和太阳轮,所述传动轴与太阳轮相互配合;所述传动轴包括电子舱和设置在电子舱上的电缆插座,所述电子舱通过定位O型圈、周向定位销和轴向定位销固定在传动轴的内孔内;所述太阳轮上设置有应变片、应变信号电缆和电缆插头,应变片信号由应变信号缆通过太阳轮上的孔引到太阳轮的内部,集成到电缆插头上,所述电缆插头与电缆插座相配合。本测试系统可显著提高行星齿轮传动齿根应力和不均载系数测量的准确度,可以为行星传动装置尤其是大功率行星传动装置均载设计提供实测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轮传动不均载系数测试系统,涉及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不均载系数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不均载系数是衡量行星传动装置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其数值的大小直接影响行星传动装置设计参数的选择和强度计算结果,最终会影响行星传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在设计时,常常通过经验计算方法或有限元计算方法估算得到近似数值。国内目前不均载系数的测试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静止的内齿圈齿根均布应力测点,比较不同行星轮啮合位置的应力比值,得到行星齿轮传动的不均载系数,这种测试系统测量数据准确度较高,但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内齿圈旋转的行星传动装置不适用,同时不能准确反映离心力等动态力的影响;另一种是在旋转的太阳轮等齿根均布应力测点,采用测试输出无线发射接收的方法得到测试数据,这种测试系统可以反映静动态啮合力的影响,但在旋转的工作条件下测量数据准确度不高,影响不均载系数的测试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测量的行星齿轮传动不均载系数测试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行星齿轮传动不均载系数测试系统,包括传动轴和太阳轮,所述传动轴与太阳轮相互配合;
所述传动轴包括电子舱和设置在电子舱上的电缆插座,所述电子舱通过定位O型圈、周向定位销和轴向定位销固定在传动轴的内孔内;
所述太阳轮上设置有应变片、应变信号电缆和电缆插头,应变片信号由应变信号缆通过太阳轮上的孔引到太阳轮的内部,集成到电缆插头上,所述电缆插头与电缆插座相配合。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特征:
所述太阳轮左、右旋轮齿上各选择3组测试齿,每组测试齿由3个齿组成,每组测试齿间隔120°均布,每组测试齿沿齿宽方向上在同一直线上在齿根布置3处测点,每个齿轮根部布置一处测点,齿轮端面布置2个测点,共20个测点;
所述电子舱成圆柱形,内部设置有电子线路单元,包括应变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综合信号控制电路、数据读出电路等四部分;
所述传动轴上还包括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传动轴内孔上并与电缆插座相配合,所述隔板上还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周向定位销;
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开关控制销和防尘配重螺栓,所述防尘配重螺栓为中空结构且设置在开关控制销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测试系统可显著提高行星齿轮传动齿根应力和不均载系数测量的准确度,可以为行星传动装置尤其是大功率行星传动装置均载设计提供实测数据支撑。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轮齿根应力和不均载系数测试系统,采用自容式设计理念,在旋转的太阳轮齿根均匀布置应变片,将电子线路单元和供电单元集成设计成电子舱,合理安装在与太阳轮同步旋转的传动轴内,电子舱设计数据交换接口,在行星齿轮运转过程中进行数据测量,并存储在电子舱中,保证测试数据的全面性;在试验停止后,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接口将数据读出,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本专利主要针对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不均载系数提供新的测试系统,能够以较为简单的技术措施得到全面准确的测试结果,为大功率行星传动装置的均载设计提供了新的验证方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