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啤酒酵母抽提物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6040.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严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15 | 分类号: | A23L31/15;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琦;陈继亮 |
地址: | 313216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啤酒 酵母 抽提物 生产 方法 | ||
一种啤酒酵母抽提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验收:对啤酒酵母进行质检;自溶酶解:将检验合格的啤酒酵母泵入酵母罐中,在酵母罐中加入复配酶制剂并开始计算自溶酶解时间;过滤分离:对啤酒酵母进行过滤分离;真空浓缩:采用三效浓缩器对过滤分离后的啤酒酵母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对真空浓缩后的啤酒酵母料液进行干燥;收粉内包:每隔15~20分钟进行收粉操作一次,收粉时,关闭集粉器上部阀门,开启下部阀门,收集粉状成品装于食品用聚乙烯袋中,进行称量并封紧袋口,并将完成收粉内包的产品置暂存间;成品检验:成品检验在洁净区内由检验人员取样检验;外包入库:将检验合格内包封口后的成品装于复合塑料编织袋或纸箱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酵母抽提物生产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啤酒酵母抽提物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酵母抽提物是以食品用酵母为主要原料,以酵母自身的酶或外加食品级酶的共同作用下,酶解自溶(可再经分离提取)后得到的产品,并富含氨基酸、肽、多肽等酵母细胞中的可溶性成分。根据需要可添加适量辅料进行调配,也可在生产后期增加美拉德反应工艺,属于食品配料。
啤酒酵母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酿酒酵母属。啤酒酵母是酿酒过程中培育出来的,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B 族维生素、核酸、膳食纤维及矿物质等。目前啤酒酵母粉的制造过程中,一般是将啤酒酵母过筛、脱苦、洗净、干燥而成。目前的生产工艺基本上使用碱性的脱苦剂( 如小苏打) 进行脱苦,但是使用碱性的脱苦剂会很大程度地破坏B 族维生素( 尤其B1 和B2) 以及导致矿物质的部分流失。然而,虽然人们希望开发利用非碱性脱苦剂的制造工艺,但迄今尚没有令人满意的采用非碱性脱苦剂的啤酒酵母粉的生产方法。同时,由于目前的生产方法也未采取其他的措施来提高人体对啤酒酵母吸收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啤酒酵母粉作为营养食品应用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条件温和且能够保留大部分营养成分的啤酒酵母抽提物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啤酒酵母抽提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验收;采用的原材料为啤酒厂生产啤酒发酵的副产物啤酒酵母,并对啤酒酵母进行质检,核对其品名、数量、日期和生产厂家,经QC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自溶酶解;自溶酶解前先对本工段的酵母罐及输液管道用饮用水冲洗,并进行蒸汽消毒,然后将检验合格的啤酒酵母泵入酵母罐中,开启酵母罐的蒸汽阀门并进行搅拌加热,在酵母罐中加入复配酶制剂并开始计算自溶酶解时间,其间进行间隙搅拌;
(c)过滤分离;通过袋式过滤器及酵母分离机对步骤(b)获得的啤酒酵母进行过滤分离,过滤前仔细检查管道及阀门,以确保滤网清洁,酵母分离机转速正常后,方可开启进料阀,进料时按10%固形乳液浓度调节进料量,如乳液浓度过低,则应增大进料量;如浓度过高,则应减少进料量,并经常检查轻液出口处之清液是否清彻、透明;
(d)真空浓缩;采用三效浓缩器对过滤分离后的啤酒酵母进行真空浓缩,出料前放出少量啤酒酵母料液,用波美度计测量浓度,确认浓度达到20-25Bx时出料;
(e)喷雾干燥;通过喷雾干燥机组对真空浓缩后的啤酒酵母料液进行干燥,在干燥前先空机试转10分钟进行预热,预热后调节各参数至规定值,再开启进料阀进行干燥。
(f)收粉内包;在步骤(e)开始后,每隔15~20分钟进行收粉操作一次,收粉时,关闭集粉器上部阀门,开启下部阀门,并敲击集粉器外壁,收集粉状成品装于食品用聚乙烯袋中,进行称量并封紧袋口,并将完成收粉内包的产品置暂存间;
(g)成品检验;成品检验在洁净区内由检验人员取样,检验结果应符合GB/T23530-2009《酵母抽提物》及企业内控质量标准QC/TCS003-18的要求;
(h)外包入库;将检验合格内包封口后的成品装于复合塑料编织袋或纸箱中,在外包表面贴上产品标签,于标签正确位置打上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净含量、规格信息,并核对品名、批号、有效期、数量后运入仓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6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慧养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