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阻抗谱的电缆局部老化程度判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1187.1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穆海宝;张浩天;张大宁;张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27/02;G01R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董延丽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阻抗 电缆 局部 老化 程度 判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阻抗谱的电缆局部老化程度判别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电缆缺陷定位方法无法对电缆的局部老化程度进行判别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计算机设备接收来自阻抗分析仪对第一待测电缆的阻抗幅值进行测试而得到的阻抗幅值谱;在接收到的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阻抗幅值谱中,确定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其中,第一峰值为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阻抗幅值谱中的幅值最大值;在确定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小于完好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待测电缆的老化程度;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对电缆局部老化程度的判断,使得检修人员能够根据老化程度及时维修或更换电缆,保证了电网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阻抗谱的电缆局部老化程度判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电缆的正常运行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电的安全性。但由于电缆运行环境的恶劣性,大部分长运行年限的配网电缆线路已产生明显的绝缘老化及性能劣化,导致配网电缆故障率及缺陷隐患数量上期居高不下,影响用电的安全性。因此,判别电缆的老化程度,对电缆及时检修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现有的电缆缺陷定位方法,仅能识别出电缆局部老化的位置,无法具体判别电缆局部老化的严重程度,使得检修人员无法具体的判断该电缆是否需要进行及时检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阻抗谱的电缆局部老化程度判别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电缆缺陷定位方法仅能定位电缆局部老化的位置,无法对电缆的局部老化程度进行判别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阻抗谱第一峰值的电缆局部老化程度判别方法,包括:计算机设备接收来自阻抗分析仪对第一待测电缆的阻抗幅值进行测试而得到的阻抗幅值谱;其中,阻抗幅值谱是基于预设测试频率对第一待测电缆的阻抗幅值进行测试而得到的;在接收到的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阻抗幅值谱中,确定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其中,第一峰值为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阻抗幅值谱中的幅值最大值;在确定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小于完好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待测电缆的老化程度;其中,完好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是,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完好电缆的阻抗幅值谱,而得到的完好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阻抗谱的电缆局部老化程度判别方法,利用阻抗谱第一峰值对比来确定电缆老化程度,首先利用阻抗分析仪在预设的测试频率下测出第一待测电缆的阻抗幅值并发送给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对接收到的阻抗幅值谱进行处理,将第一待测电缆的第一峰值与完好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进行比对,然后确定第一待测电缆的老化程度。通过上述将待测电缆的阻抗幅值谱第一峰值与完好电缆第一峰值进行分析比对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断待测电缆局部老化程度,解决了以往仅能对电缆缺陷点进行定位,而不能确定电缆老化程度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待测电缆的老化程度,具体包括:计算机设备计算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与完好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在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待测电缆的老化程度为出现老化。通过计算第一待测电缆的阻抗幅值谱第一峰值与完好电缆第一峰值之间的差值并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第一待测电缆与完好电缆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否显著,并能够以此判断出第一待测电缆的老化程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确定第一待测电缆的老化程度为出现老化之后,方法还包括:计算机设备获取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完全老化电缆的阻抗幅值谱,并在完全老化电缆对应的阻抗幅值谱中,确定完全老化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计算第一待测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与完全老化电缆对应的第一峰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在第二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待测电缆的老化程度为完全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胆的双切边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点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