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蛎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18709.2 申请日: 2020-12-21
公开(公告)号: CN112641092A 公开(公告)日: 2021-04-13
发明(设计)人: 黄利华;江津津;王英;欧爱芬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主分类号: A23L33/10 分类号: A23L33/10;A23L17/50;A23L5/20;A23L13/20;A23B4/03;A23B4/005;A23B4/015;A23L5/10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颜希文
地址: 510405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蛎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牡蛎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领域。本发明牡蛎食品,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53‑76份牡蛎、100‑120份桑叶粉、3‑4份乳清蛋白粉、38‑46份大米粉、0.2‑0.3份乳铁蛋白粉、5.5‑6.5份红枣粉、4‑6份鲜芦荟汁、0.5‑0.9份枳椇子粉、0.6‑1份食盐、4‑5份海藻油。本发明牡蛎食品的制备方法是以新鲜牡蛎为原料,结合其他营养养肤的辅料,熏蒸或熏蒸油炸。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很好的保留牡蛎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提高提高生物活性成分在人体中的消化与吸收,可以制备出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蛎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牡蛎俗称海蛎子、蚝、蚵、蛎黄等,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珍珠贝目牡蛎科。牡蛎在全球范围都有分布,目前已经发现有100多种,是世界第一养殖贝类,我国沿海有20多种。牡蛎属于滤食性杂食动物,主要生活在入海口附近,繁殖季节主要在秋季。牡蛎是重要的海洋水产动物资源,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平衡性好,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海洋生物长期生活在封闭、高压、高盐的海洋环境中,进化出很多与陆生动植物不同的活性成分,包括独特结构和功能特性的蛋白、肽、多糖、脂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则记牡蛎“重镇安神,潜阴补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病痰咳,症瘕痞决,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酸泛酸。”70年代,日本科学家首先从新鲜牡蛎中提取出精粉,并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牡蛎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中发现牡蛎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比例合适的微量元素和牛黄酸,而且还含有海洋生物所特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天然牛黄酸,在医疗上确认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高血糖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功能。因此,在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心律不齐、糖尿病、慢性肝炎以及免疫力下降等疾病治疗中,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牡蛎具有四个较羟自由基清除力的牡蛎抗氧化肽,其分子量为1074Da、735Da、1191Da和826Da,其水提取物中含有三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多肽氨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金属硫蛋白,表明牡蛎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抗衰老性能。

在中国,对牡蛎为原料的成品开发与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保健品和食品领域。在保健品领域,国内牡蛎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牡蛎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保健疗效品;二是以牡蛎壳为主要原料研制的保健品。前者包括牡蛎糖原和牛磺酸保健品等,辅以亚油酸、维生素E、大豆卵磷脂等保健药物,已经开发出众多达到不同疗效目的保健品;而牡蛎壳中含有90%(w/w)以上的碳酸钙则是一种宝贵资源,已经应用于诸多领域,如医药、食品保健及制作各种添加剂等。在食品领域,市面上的牡蛎产品主要是调味干制品,牡蛎罐头,冻干牡蛎,牡蛎深加工产品。

目前牡蛎加工产品中有简单的初级产品,也有对其成分提取的深加工产品,但是缺乏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方便食品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牡蛎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牡蛎食品,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53-76份牡蛎、100-120份桑叶粉、3-4份乳清蛋白粉、38-46份大米粉、0.2-0.3份乳铁蛋白粉、5.5-6.5份红枣粉、4-6份鲜芦荟汁、0.5-0.9份枳椇子粉、0.6-1份食盐、4-5份海藻油。

牡蛎含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有的牛磺酸和糖原,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高血糖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功能;同时牡蛎具有四个较羟自由基清除力的牡蛎抗氧化肽,表明牡蛎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抗衰老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未经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8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