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和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1761.5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3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L3/00;B60L58/10;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文姣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电池 自燃 自动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和车辆,其中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监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预警系统和定位系统。监测系统设置在电池包上,以用于监测电池包的状态;监测系统与自动报警系统通讯,自动报警系统与网端火警系统通讯;监测系统与预警系统通讯,预警系统与车辆所有人的电子设备通讯;定位系统适于定位车辆,定位系统与自动报警系统通讯。该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车辆非使用状态下,监控电池包自燃风险,并在有自燃风险时及时通知车主,发生自燃险情时能够自动报警并将车辆位置信息提供给火警,以为车辆的救援争取大量时间,避免火情进一步蔓延,保障车主和车辆周边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在停车熄火后,且车主不在车辆附近,而车辆电池包发生自燃事故时,车辆无法自动通知火警,也无法对车主做出有效的预警,导致错过最佳的灭火时机,致使车辆的火情蔓延,甚至引发爆炸,对车主和车辆周边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该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电池包有自燃风险或发生自燃时及时通知车主以及火警,以为车辆的救援争取大量时间,避免火情进一步蔓延,从而保障车主和车辆周边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所述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在车辆驻停熄火后启动运行,所述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设置在电池包上,以用于监测所述电池包的状态;自动报警系统,所述监测系统与所述自动报警系统通讯,所述自动报警系统与网端火警系统通讯;预警系统,所述监测系统与所述预警系统通讯,所述预警系统与车辆所有人的电子设备通讯;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适于定位车辆,所述定位系统与所述自动报警系统通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该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车辆非使用状态下,监控电池包自燃风险,并在有自燃风险时及时通知车主,并且在发生自燃险情时能够自动报警并将车辆位置信息提供给火警,以为车辆的救援争取大量时间,避免火情进一步蔓延,从而保障车主和车辆周边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根据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池模组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明火传感器,所述明火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还包括:警示系统,所述监测系统与所述警示系统通讯,所述警示系统用于提示车辆周边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警示系统与车辆喇叭通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警示系统与车辆警示灯通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还包括:电池包解锁装置,所述监测系统与所述电池包解锁装置通讯,所述电池包解锁装置能够自动解锁所述电池包。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电池包自燃自动报警系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1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