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灵芝真菌发酵滇红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9675.0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丹;王烁;王乐观;时鸿迪;李乾;范书臣;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03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芝 真菌 发酵 红茶 方法 | ||
1.一种用灵芝真菌发酵滇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采摘:春茶于当年的3月下旬至5月中旬,夏茶于当年的6月上旬至8月下旬,秋茶于当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且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采摘;
B、凋萎:将采摘的鲜叶铺撒在筛网上,铺撒厚度为1.5-2cm,于24-28℃温度下进行4-6小时的凋萎,使茶叶含水率为60-65%;
C、揉捻:将步骤B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以先缓后快、先松后紧的方式,揉捻70-80分钟,使茶叶成条率达95%以上;
D、与灵芝真菌营养液混合:按下列质量比将茶叶和灵芝真菌营养液进行混合:
毛茶:灵芝真菌营养液 = 1: 0.1-0.3;
所述灵芝真菌营养液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
蛋白酶 0.1〜0.3%
葡萄糖 10〜35%
灵芝真菌 15〜30%
水 余量;
E、送料至发酵容器中:将步骤D混合后的茶叶送入发酵容器中的多层输送网带上,控制茶叶在输送网带上的厚度为 40—70cm;
F、发酵:在发酵容器内的温度为28-32℃、湿度为50-65%条件下,封闭发酵6-8小时,其间通过控制输送网带的移动,使茶叶由上层输送网带自动落入下层输送网带上,自动完成至少一次茶叶翻动、均匀温度,得发酵茶;
G、干燥:将步骤F的发酵茶进行干燥、包装,得滇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灵芝真菌发酵滇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真菌是用新鲜灵芝经粉碎得到的碎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灵芝真菌发酵滇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酶为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淀粉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且几种的配比是任意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灵芝真菌发酵滇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的发酵容器包括其上带进料口、出料口,其内带空腔的壳体,壳体空腔中设有多台呈上、下层分布且输送方向相反的输送网带,上层输送网带的出料端位于下层输送网带的进料端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灵芝真菌发酵滇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带风扇的热风口,该热风口与热风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灵芝真菌发酵滇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带风扇的排风、排湿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灵芝真菌发酵滇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喷淋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灵芝真菌发酵滇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的干燥包括以下步骤:
G1、将发酵茶辅于烘干机的移动网带上,控制发酵茶在移动网带上的厚度为1.5-2cm,在90-105℃温度下干燥50-60min,使发酵茶含水率为8-10%,得一次干燥茶;
G2、将步骤G1的一次干燥茶堆于洁净木板仓内,控制堆高为18-25 cm,并在木板仓内温度为24-28℃、湿度为30-40%条件下堆放回潮8-14小时,使干燥茶含水率回潮至12-15%,得回潮茶;
G3、将步骤G2的回潮茶辅于烘干机的移动网带上,控制发酵茶在移动网带上的厚度为2-2.5cm,在90-100℃温度下干燥70-90min,使茶叶含水率为5-7%,得二次干燥茶;
G4、将步骤G3的二次干燥茶堆于洁净木板仓内,控制堆高为50-60 cm,并在木板仓内温度为28-35℃、湿度为25-35%条件下堆放回潮8-14小时,使茶叶含水率回潮至8-10%,得干燥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96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灵芝真菌发酵普洱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同心轴双向转子高效剪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