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形肋组装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6812.1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邢扬;柴飞;范军旗;龙东利;高圣楠;刘昊;蔡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20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U形肋组装定位装置,主要由连接压力机构的连杆,以及对称铰接于所述连杆上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构成,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为贴合U形肋一侧的“7”字形,分别对应U形肋的左右两侧。本发明可以根据U形肋两肢的制造偏差,合理分配组装压力,确保U形肋两肢焊接边与桥面板足够密贴且间隙均匀,从而保证焊接时获得高品质的焊接接头,消除裂纹产生根源,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整体抗疲劳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单元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U形肋组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箱梁作为一种重要的钢结构桥梁类型,应用非常广泛。板单元是钢箱梁结构的最基本结构单元。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是一种常见的板单元,制造难度较大,具有轻质、高强等突出优点,是大跨度桥梁的首选桥面板结构,是现代桥梁工程重要的标志性创新。
由于服役环境、荷载条件、结构体系、构造细节设计及加工制造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开裂问题突出。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U形肋与桥面板组装结合处的间隙是产生疲劳开裂的主要根源之一,若不严格控制U形肋与桥面板组装间隙的大小及稳定性,焊缝内部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微小的缺欠,经车轮反复作用后,这些缺欠可能成为疲劳裂纹源,并大概率沿焊缝向桥面板扩散,降低钢结构桥梁的使用寿命。
传统板单元焊接工艺中,仅对U形肋施加一个作用力,保证U形肋与板单元的贴合,然后进行U形肋与桥面板的焊接。然而,由于制造偏差,U形肋的两肢存在细微偏差,若直接施加作用力到U形肋上,这些细微偏差就存在导致U形肋与桥面板间隙大小不一致的可能性,进而可能发展成疲劳裂纹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板单元焊接工艺中存在的U形肋与桥面板组装间隙难以精准控制,导致板单元容易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U形肋组装定位装置。
一种U形肋组装定位装置,主要由连接压力机构的连杆,以及对称铰接于所述连杆上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构成,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为贴合U形肋一侧的“7”字形,分别对应U形肋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通过均衡板铰接于所述连杆底部,所述均衡板主体呈等腰三角结构,顶部与所述连杆底部铰接,两底分别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设有防跑位连板,所述防跑位连板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跑位连板靠近U形肋底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与U形肋底面贴合处设有对称的豁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底部与U形肋侧面贴合处设有滚轮。
本发明可以根据U形肋两肢的制造偏差,合理分配组装压力,确保U形肋两肢焊接边与桥面板足够密贴且间隙均匀,从而保证焊接时获得高品质的焊接接头,消除裂纹产生根源,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整体抗疲劳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U形肋组装定位装置正视图;
图2是U形肋组装定位装置侧视图;
图3是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滚轮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杆;2、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4、U形肋;5、均衡板;6、防跑位连板;7、豁口;8、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6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