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源-高度双态控制启动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2640.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森;张世娟;张波;魏斌;肖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5/00 | 分类号: | B64D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控制 启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航空救生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气源-高度双态控制的启动装置。本发明气源-高度双态控制的启动装置包括压力控制机构、高度机构、动力机构、锁紧机构以及用于封装上述部件的外壳组件。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带有弹簧的活塞,其活塞底部设置有用于启发触动的启动棒,该动力机构顶部通过锁紧机构上锁,所述压力控制机构为压力源控制活塞机构,与动力机构顶部联动,所述高度机构为高度受感杠杆机构,动力机构通过止动片与高度机构内部的杠杆联动。与现有的启动装置相比,本发明装置增加了高度、压力双态控制输入口,无需前置控制装置,可单独使用,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救生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气源-高度双态控制的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启动装置主要为弹簧撞针机构,通过拔掉锁紧销,释放弹簧驱动撞针,因此仅是一个弹簧驱动撞针的简单结构,不具备高度控制功能,也不具备压力源直接启动的功能。由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具备原始撞击激发功能,必须和前置控制部分联合使用,难以把握启动时机,实际应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气源-高度双态控制、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气源-高度双态控制的启动装置。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源-高度双态控制的启动方法。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气源-高度双态控制的启动装置,其包括压力控制机构、高度机构、动力机构、锁紧机构以及用于封装上述部件的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带有弹簧的活塞,其活塞底部设置有用于触发启动的启动棒,该动力机构顶部通过锁紧机构上锁,所述压力控制机构为压力源控制活塞机构,与动力机构顶部联动,所述高度机构为高度受感杠杆机构,动力机构通过止动片与高度机构内部的杠杆联动。
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4;装在外壳4上的接头1;接头1上设置有沉孔,沉孔中安装有导向块2,接头1、导向块2均设置有大小一致的导向孔,导向块2与接头1组合后,二者导向孔形成通孔a;外壳4上安装有帽盖13。
所述压力控制机构包括压力接管嘴18和活塞Ⅱ27,其中,所述压力接管嘴18上安装有O型圈Ⅱ25,所述活塞Ⅱ27安装在外壳4上作为型腔的通孔b内,所述压力接管嘴18具有弯管结构,并与通孔b连通。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活塞Ⅰ6;活塞Ⅰ6上设置有螺纹孔,孔中装有拉杆7;拉杆7上安装有弹簧Ⅰ10,弹簧Ⅰ10的一端与活塞Ⅰ6接触,弹簧Ⅰ10的另一端与帽盖13接触;活塞Ⅰ6上安装有滑轮Ⅰ12;拉杆的端部安装有滑轮Ⅱ16;活塞Ⅰ6底部的启动棒插在外壳组件的通孔a中。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外壳4上的支架14;支架14上设置有孔,孔中安装有螺钉29,螺钉29将支架14固定在外壳4上;活塞Ⅱ27的端部设置有孔,孔中安装有销轴17,锁块15通过销轴17与活塞Ⅱ27连接在一起。
所述高度机构包括平板组合5;平板组合5上安装有杠杆Ⅰ8、杠杆Ⅱ9;杠杆Ⅱ9上设置有槽,杠杆Ⅱ9通过槽与杠杆Ⅰ8组成连杆滑块结构;杠杆Ⅰ8上铰接有止动片11;平板组合5上安装有高度受感器19;高度受感器19设置有止动杆20;平板组合5上设置有通孔c,止动杆20插在通孔c中。
所述杠杆Ⅱ9上设置的槽为直槽或曲线槽。
所述动力弹簧Ⅰ10、弹簧Ⅱ22由一个或是多个螺旋压缩弹簧组成。
所述活塞Ⅰ6端部设置的启动棒3数量为一个或并联设置的多个。
一种基于所述的压力-高度双态控制的启动装置的启动方法,外部压力源通过压力控制机构驱动其活塞运动,并解锁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再解锁动力机构,同时高度机构判断高度位置,在设定高度位置处,释放杠杆机构,从而松开对动力机构的约束,使得动力机构在动力弹簧推动下,向下运动,并推动启动棒启动任务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2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