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性高CTI聚苯硫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6156.X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7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帅;黄险波;叶南飚;禹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1/02 | 分类号: | C08L81/02;C08L83/08;C08K7/14;C08K5/544;C08K5/5415;C08K5/10;C08K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cti 聚苯硫醚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疏水性高CTI聚苯硫醚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苯硫醚30‑80份、玻璃纤维10‑60份、偶联剂0.2‑2份、氟硅油0.2‑2份和抗氧剂0.1‑2份。本发明所述疏水性高CTI聚苯硫醚组合物中,通过偶联剂来提高PPS和玻纤材料的相容性,进一步来提高材料的刚性和韧性的同时,通过加入氟硅油,利用氟硅油低表面能和超疏水特点,在注塑过程中会由于低表面能会聚集在材料表面,对材料的刚性影响较小。同时氟硅油聚集在表面后,由于超疏水的特点会大大降低电解液对PPS的润湿,可以明显提高PPS的材料的CTI。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疏水性高CTI聚苯硫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PPS)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耐蠕变性能和自阻燃性能,在电子电气、汽车、精密仪器中应用广泛。但是由于PPS主链是由大量的苯环组成,在PPS表面进行放电时,苯环结构会发生断裂产生自由基,在表面形成导电碳层,导致PPS的漏电起痕性能(简称CTI)较差,一般情况下,PPS的CTI小于150V。
随着电子电器安全性能的不断提高,对CTI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主要通过添加大量的无机填料来提高PPS的CTI。如公开号为CN102924921A的中国专利提出以短切玻璃纤维与超细填充矿物的混配复合技术提高聚苯硫醚CTI,CTI可达到225V以上,但是大量的填充会造成材料的韧性大幅下降。
针对材料韧性下降的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加入增韧剂来韧性的同时提高CTI。如公开号为CN 104194337的中国专利,提出通过采用高流动PPS树脂、用聚乙烯和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三元共聚物或聚烯烃弹性接枝缩水甘油酯的共混物提高韧性,制备的PPS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和CTI性能。公开号为CN 109679345的中国专利,提出通过低分子量聚合物增塑剂和改性剂的复配可以提高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和材料耐漏电起痕性能。同时利用少量导电填充剂和聚酰胺树脂配合达到了传统高填充量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相同的耐漏电起痕性能,但是增韧剂的加入会造成材料尺寸稳定性和刚度的下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疏水性高CTI聚苯硫醚组合物。所述聚苯硫醚组合物,在具有高CTI性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韧性和高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疏水性高CTI聚苯硫醚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苯硫醚30-80份、玻璃纤维10-60份、偶联剂0.2-2份、氟硅油0.2-2份和抗氧剂0.1-2份。
优选地,所述的疏水性高CTI聚苯硫醚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苯硫醚45-70份、玻璃纤维30-55份、偶联剂0.5-1份、氟硅油0.8-1.5份和抗氧剂0.2-0.5份。
本发明所述疏水性高CTI聚苯硫醚组合物中,通过偶联剂来提高PPS和玻纤材料的相容性,进一步来提高材料的刚性和韧性的同时,通过加入氟硅油,利用氟硅油低表面能和超疏水特点,在注塑过程中会由于低表面能会聚集在材料表面,对材料的刚性影响较小。同时氟硅油聚集在表面后,由于超疏水的特点会大大降低电解液对PPS的润湿,可以明显提高PPS的材料的CTI。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甲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氟硅油在25℃下,采用硅油粘度计测试的粘度为300-9000mPa.s。
更优选地,所述氟硅油在25℃下,采用硅油粘度计测试的粘度为500-1500mPa.s。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6-10mm。所述的玻璃纤维为任何可以用于PPS的玻璃纤维,优选通过表面改性适用于PPS的专用玻纤,如巨石生产的PPS专用玻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61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