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位错滑移类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0476.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阁平;张英东;袁福森;韩福洲;阿里.穆罕穆德;郭文斌;任杰;刘承泽;顾恒飞;佟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42 | 分类号: | G01N3/42;G01N3/06;G01N23/20;G01N23/20058;G01N23/203;G01N23/20008;G01N23/2251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滑移 类型 方法 | ||
一种判断滑移类型的方法,具体为:先制备EBSD块状样品,通过EBSD标定晶体取向,并使用不同载荷的维氏硬度压头对EBSD测定的晶粒进行原位压缩;由于压缩变形后该取向晶粒就会发生变形,进而在晶粒的表面形成滑移线;对要测定区域的不同晶粒进行硬度测试,结合压痕的几何应力分析,计算不同滑移开动时的Schmid因子值;然后通过滑移线和三维晶体结构进行对比,结合位错滑移线的传播方向,所计算的不同滑移系的Schmid因子值以及滑移线之间相互交叉的角度,初步判断滑移类型;最后在扫描电镜上,通过倾转扫描样品台,记录不同角度倾转时滑移台阶的宽度变化,结合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获得理论上不同滑移类型的台阶宽度变化,然后与实验结果相对比,综合判断出滑移类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分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通过EBSD、维氏硬度计、倾转扫描样品台结合Schmid理论判断位错滑移类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材料零部件在实际应用之前,往往需要经过不同方式的机械加工(锻造、轧制、挤压以及成形等等)和热处理(淬火、退火等)。而材料在机械加工时就会发生严重的变形。那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材料力学性能以及更好的加工工艺,我们需要对材料的变形行为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材料在承受载荷时发生的变形称为形变,而常见的变形方式主要有拉伸、压缩、剪切以及扭转等。发生变形最常见的2种方式是位错滑移和孪生。其中,位错滑移往往发生于绝大多数的变形过程中,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变形方式。晶体中的滑移只能沿一定的晶面和该面上一定的晶体学方向进行,我们将其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常见的滑移有柱面滑移、基面滑移以及锥面滑移。
位错滑移作为一种特别重要的变形方式,研究位错滑移的形成机制至关重要。在研究位错的形成机理时,我们需要对材料在发生某种变形时,滑移系开动的类型进行标定。目前,最主流的标定位错方法是通过透射进行标定,即通过倾转透射样品杆获得不同的双束g矢量,进而实现对位错的标定。但是该方法需要高端、昂贵的仪器(透射电子显微镜)去实现,成本很高,普及性不高。其次,通过透射标定时,操作较为复杂,往往很难标定出复杂的位错,如位错网。所以目前很难找到一种即实惠,又简单方便的方法去标定位错滑移的类型。因此,寻求一种能够简单方便判断位错滑移类型的方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EBSD、维氏硬度计、倾转扫描样品台结合Schmid理论判断位错滑移类型的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准确地判断位错滑移类型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
一种判断位错滑移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EBSD块状样品;
2)、在样品表面标记要测定的区域,并测定该区域的晶体取向;
3)、对要测定的区域的不同晶粒进行硬度测试,结合压痕的几何应力分析,计算不同滑移开动时的Schmid因子值;
4)、通过扫描电镜对压痕附近的变形部位进行观察,获得滑移线(滑移迹线)的形貌图;通过滑移线比对法初步判断位错滑移类型;
5)、记录滑移线的长度方向,使滑移线长度方向垂直扫描电镜的扫描样品台倾转方向,通过倾转扫描样品台,统计滑移台阶的宽度变化,通过EBSD测定的晶体取向,获得理论上不同滑移类型的台阶宽度变化,然后与实验结果相对比,最终判断出位错滑移类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0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