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输用叉车起升油缸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4982.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9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拓邦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22;B66F17/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刘立义 |
地址: | 3132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叉车 起升油缸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用叉车起升油缸防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管、起升油缸本体和第一固定环,所述支撑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冂型龙门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壁插接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架杆。该运输用叉车起升油缸防护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防护罩、第一套管、第一支架杆、套环、第一减震弹簧、第二防护罩、第二套管、第二支架杆、弧形板与第二减震弹簧,使在有物品撞击起升油缸本体时能缓冲撞击产生的冲击力,从而使整个装置具有防护起升油缸本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油缸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运输用叉车起升油缸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常用于仓储大型物件的运输,通常使用燃油机或者电池驱动。叉车的技术参数是用来表明叉车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起重量、载荷中心距、最大起升高度、门架倾角、最大行驶速度、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以及轴距、轮距等。
叉车的起升主要依靠起升油缸,但现有的叉车起升油缸没有任何的防护结构,导致在插运货物时容易出现撞击导致起升油缸变形的现象,变形后的起升油缸容易造成叉车操作失灵,无法有效的保障叉车运行时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了叉车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输用叉车起升油缸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用叉车起升油缸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用叉车起升油缸防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管、起升油缸本体和第一固定环,所述支撑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冂型龙门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壁插接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架杆远离第一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起升油缸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冂型龙门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内壁插接有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内侧壁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杆,所述第二支架杆远离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管以底板正面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起升油缸本体的伸缩顶端固定连接在冂型龙门架的内顶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一防护罩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固定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呈圆周阵列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环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环和第二防护罩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固定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呈圆周阵列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环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杆远离套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远离第一支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管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支架杆、第一套管和第一减震弹簧的数量均为十二个,每四个第一套管为一组,三组所述第一套管呈丨字型等距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罩的内壁,所述套环的数量为三个,每组四个所述第一支架杆呈圆周阵列固定连接在每个套环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杆远离弧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远离第二支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管的内壁,所述第二套管、第二支架杆、第二减震弹簧和弧形板的数量均为十二个,每四个第二套管为一组,每组四个所述第二套管呈圆周阵列固定连接在第二防护罩的内壁,三组所述第二套管呈丨字型等距设置在第二防护罩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拓邦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拓邦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4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