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太赫兹的物体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3555.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东;胡志富;任玉兴;何美林;曹健;刘亚男;彭志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雄安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S11/12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51 | 代理人: | 王占华 |
地址: | 0717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赫兹 物体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的物体检测方法,所述方法涉及太赫兹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接收装置对目标自身发射的太赫兹信号进行接收,然后利用太赫兹芯片将不同能量的信号转换成不同幅度的电信号并放大,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对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移动均值处理,再利用瞬时能量分析的方法,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物体。所述方法在应用于实际检测时,具有延时地,精度高,适应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赫兹的物体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大宗商品的三维建模安检等行业都对物体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驾驶需要及时获取周边的物体轮廓,智能交通需要时时的检测人流和车辆,建模和安检都需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或电磁波对危险物品进行监控。研发适用于不同场合下的物质检测算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物体检测方面,电磁波相对于计算机视觉,适应面更广。利用电磁波检测技术检测物体也是当前的一个主流方向。利用电磁波检测物体可以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主动式检测依靠相关设备发射电磁波,通过分析反射的电磁波从而判断物体的属性,被动式检测依靠物体自身所发射的电磁波来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主动式检测多用于大型设备,被动式检测多用于便捷检测。太赫兹波是指频率从0.1THz到10THz之间的电磁波。由于太赫兹波在电磁波谱上所处的特殊位置,能够穿透大部分材料,利用其透射和反射特性作为检测物质的信号是十分合适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太赫兹检测物体的方法普遍准确率较低,误报率高,检测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适应性好的基于太赫兹的物体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太赫兹的物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接收装置对目标自身发射的太赫兹信号进行接收,
然后利用太赫兹芯片将不同能量的信号转换成不同幅度的电信号并放大,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对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移动均值处理,再利用瞬时能量分析的方法,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物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所述方法利用接收装置对目标自身发射的太赫兹信号进行接收,然后利用太赫兹芯片将不同能量的信号转换成不同幅度的电信号并放大,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对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移动均值处理,再利用瞬时能量分析的方法,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物体,所述方法在应用于实际检测时,具有延时地,精度高,适应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中未经处理的太赫兹波信号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通过均值滤波处理的信号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检测到目标物体时信号的变化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的物体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雄安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雄安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3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