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清淤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0210.9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胡宴才;刘洋;张燕;许世波;陈麒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5/28;E02F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清淤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疏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淤机器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中央可转动地设置有放料机构,用于储存碎石和铺放碎石,所述车体的底部另一端还设置有压实机构,用于将铺下的碎石压实,所述车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圆锥破碎机,用于将石头破碎,大石块落入圆锥破碎机的内部被破碎,存储板旋转将储存的碎石物料倒出到河床上,同时控制行走机构匀速移动,使得碎石物料均匀的铺洒在河床上,同时能够将水下的石头分类粉碎处理,并且将石头再次利用,避免了河床再次堵塞的情况发生,同时该设备减少了将石头运输到水面上的步骤,并且河床底部被铺平,提高了水流的流通性,也避免了泥土被水流再次冲刷流失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疏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清淤机器人。
背景技术
疏浚为疏通、扩宽或挖深河湖等水域,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工程。广义的疏浚包括用水下爆破法进行的炸礁、炸滩等。人工开断流施工的小河流。机械施工广泛使用各类挖泥船,有时也用索铲等陆上施工机械。机械疏浚始于1600年,在荷兰鹿特丹港施工中出现链斗式挖泥船的雏形。
现有的疏浚多使用挖泥机器人进行疏浚,但是水底会沉积有许多的大小不同的石头,这些大石头不仅会影响机器人的行驶,同时会对机器人的疏浚排泥工作产生影响,即需要另外加设一条通道进行疏浚石头,同时碎石进入泥泵会将泥泵损坏,且水下环境复杂,疏浚一段时间后,河道还是被水流冲刷,泥土被裹挟来造成堵塞,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河道清淤机器人。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清淤机器人,具备碎石、对石头进行二次处理和利用等优点,解决了水下石头处理困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清淤机器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车体的上方可移动地设置有吸取机构,用于吸取泥土和碎石,所述车体的一侧可活动地设置有卷泥机构,用于将河道底部的淤泥卷起,所述车体的一侧还设置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碎石,所述车体的底部一端可伸缩地安装有刮平机构,用于将清泥后的河道刮平,所述车体的底部中央可转动地设置有放料机构,用于储存碎石和铺放碎石,所述车体的底部另一端还设置有压实机构,用于将铺下的碎石压实,所述车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圆锥破碎机,用于将石头破碎,所述车体的一侧壁面开设有侧孔,侧孔为矩形通孔,所述车体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内部传输机构,所述内部传输机构的一端穿过所述侧孔,所述内部传输机构的另一端延伸到圆锥破碎机的上方,所述圆锥破碎机的位置与放料机构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卷泥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轴杆一端固定安装有主延伸杆,主延伸杆为弧形结构,所述主延伸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机,所述第一液压机的轴杆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套,所述卡套为一体成型的U形框架结构,所述卡套的内部一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轴杆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为一体成型的两侧圆盘和中间圆柱构成,连接座的中间圆柱侧壁开设有两个矩形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壁面中央开设有座槽,座槽为圆形槽,所述座槽的内部可转动地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定位杆一端与卡套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中间柱结构一侧凹槽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轴杆一端固定安装有破泥器,所述破泥器为一体成型的单个圆柱和单个半球形结构构成,所述破泥器的圆柱部分规则开设有若干破泥侧槽,破泥侧槽为弧形槽,所述破泥器的半球形部分规则开设有若干破泥顶槽,破泥顶槽为弧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0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