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厢升降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6311.0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5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森;王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森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H17/26 | 分类号: | A63H17/26;A63H29/22;A63H2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南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99 | 代理人: | 周月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升降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厢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三连杆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上,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上,另一端滑动地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滑槽内。在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两侧分别通过一固定连杆转动地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分别滚动的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两侧的滑道内。所述滑道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处于所述滑槽的两侧。该车厢升降机构结构接简单、设计巧妙且能够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实现车厢的升降及车厢的自动展开和闭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玩具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厢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玩具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玩家的欢迎和喜爱。传统汽车玩具的车厢大多不能够进行自动升降和自动展开影响用户体验。
专利号为ZL201920401421.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车厢用支撑架,包括连接车架和车厢的剪刀叉架;所述剪刀叉架由框架状的第一叉架和第二叉架铰接而成;第一叉架的下端与车架铰接,上端可滑动设于车厢上;第二叉架的上端与车厢铰接,下端可滑动设于车架上;第一叉架与车架之间设有支撑第一叉架用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能够与第一叉架相抵。采用该技术方案的车厢在检修过程中,先利用液压缸带动剪刀叉架向上伸展;使剪刀叉架支带动车厢竖直向上移;然后利用支撑杆抵接在第一叉架上,使支撑杆、车架和第一叉架围成一个三角形;保证支撑杆能够稳定支撑起整个剪刀叉架。保证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的检修时更加安全。该升降车厢用支撑架通过液压缸带动剪刀叉架运动实现带动车厢的升降。该升降车厢用支撑架虽然能够对车厢进行升降,但是由于受到制造成本和产品结构的限制不能直接应用到汽车玩具的车厢上。此外,该车厢的左右护板和尾板不能自动展开或闭合。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厢升降机构。该车厢升降机构结构接简单、设计巧妙且能够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实现车厢的升降及车厢的自动展开和闭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厢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三连杆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上,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上,另一端滑动地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滑槽内。通过滑槽的设置可以显著提高所述第二连杆的运行稳定性。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上,另一端两侧分别通过一固定连杆转动地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分别滚动的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两侧的滑道内。两个所述轴承的设置显著的提高了所述第二连杆的运行稳定性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小摩擦力。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滑道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处于所述滑槽的两侧。采用此种结构设计的优点是,能够显著提高该车厢机构的运行稳定性。
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水平对置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两侧;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同时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上,另一端同时固定安装有两个水平对置设置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两侧同时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上,另一端滑动地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滑槽内。采用两个水平对置设置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两个水平对置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优点在于提高了车厢抬起或落下的稳定性。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两侧同时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轴上,另一端两侧分别通过一固定连杆转动地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分别滚动的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两侧的所述滑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森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乐森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