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9654.0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沿华;冯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达峰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1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子 换挡 操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其包括外壳、衬套、挡位槽和操纵杆;外壳由前盖和后盖匹配组装而成;操纵杆包括挡把、换挡球和拨叉杆;前盖设有前盖衬套固定腔和前盖腰形槽;后盖设有后盖衬套固定腔和后盖腰形槽;衬套匹配安装在由前盖衬套固定腔与后盖衬套固定腔组合形成的衬套安装腔室内;衬套相对两侧开设有第一让位开口和第二让位开口;衬套在XYZ方向均设有消间隙结构;换挡球的相对两侧对称凸设有限位销,限位销分别活动穿过第一和第二让位开口并分别伸入前盖腰形槽和后盖腰形槽内。本发明操作使用方便、可靠,装配稳定性好,能实现换挡配合间隙自动补偿和调整,并能适应各种挡位换挡需求,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换挡操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
背景技术
为适应现今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外形要求越来越小巧化的趋势,进而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通用性强的换挡操纵结构。目前主要的换挡操纵结构有:
(1)操纵杆+十字轴+中心销轴与操纵杆+中心销轴+摇臂的结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此两种结构的换挡间隙尺寸链长,对相关零件尺寸稳定性要求高,装配后效果一致性差;
(2)操纵杆(球心带限位销)+衬套结构的换挡间隙尺寸链短,但是间隙控制难度大,间隙过小则有摩擦阻力大、换挡卡滞的风险,间隙过大则会有换挡松旷的缺陷,装配不良率偏高。
鉴于上述,如何使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实现换挡配合间隙自动补偿和调整、并能适应各种挡位换挡需求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能实现换挡配合间隙自动补偿和调整、并能适应各种挡位换挡需求、通用性强的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包括外壳以及匹配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衬套、挡位槽和操纵杆;所述外壳由前盖和后盖匹配组装而成;所述操纵杆为一体结构且包括挡把、换挡球和拨叉杆;所述挡把位于所述外壳的上部外侧;所述换挡球匹配活动安装于所述衬套内部,其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把的下端,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拨叉杆的上端;所述拨叉杆匹配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所述前盖的上部内侧匹配设有前盖衬套固定腔且位于所述前盖衬套固定腔的中间匹配设有前盖腰形槽;所述后盖的上部内侧匹配设有后盖衬套固定腔且位于所述后盖衬套固定腔中间匹配设有后盖腰形槽;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装配后,所述前盖衬套固定腔与所述后盖衬套固定腔组合形成一个衬套安装腔室;所述衬套匹配安装在由所述前盖衬套固定腔与所述后盖衬套固定腔组合形成的所述衬套安装腔室内;所述衬套一侧匹配开设第一让位开口,相对另一侧匹配开设有第二让位开口;所述衬套在XYZ方向均设有消间隙结构,使所述衬套在XYZ方向具有弹性变形空间;所述换挡球的相对两侧匹配对称凸设有限位销,所述换挡球相对两侧的所述限位销分别活动穿过所述第一让位开口和所述第二让位开口并分别伸入所述前盖腰形槽和后盖腰形槽内。
所述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衬套在X方向两侧匹配设有X向凸出弹片,在Y方向两侧匹配设有Y向弹性变形结构,在Z方向两侧匹配设有Z向凸出筋条;所述衬套通过所述X向凸出弹片在所述前盖衬套固定腔与所述后盖衬套固定腔内消除X向间隙;所述衬套通过所述Y向弹性变形结构在所述前盖衬套固定腔和后盖衬套固定腔内装配后消除Y向间隙;所述衬套通过所述凸出筋条在所述前盖衬套固定腔和后盖衬套固定腔内装配压缩变形以消除Z向间隙。
所述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前盖的上部向外凸设有前盖操纵杆防护罩;所述前盖操纵杆防护罩内部匹配设有所述前盖衬套固定腔;所述后盖的上部向外凸设有后盖操纵杆防护罩;所述后盖操纵杆防护罩内部匹配设有后盖衬套固定腔。
所述汽车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挡位槽匹配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底,其自顶面向下匹配开设有换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达峰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达峰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