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乘务服务智能机器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0129.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9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艾克;祝峙山;陈伟;艾黄泽;姜甘霖;池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乘务 服务 智能 机器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乘务服务智能机器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机器车,设置在智能机器车内的控制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压力检测模块、磁传感器模块、超声波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云端;机器车可接受云端传来的服务信息,在到达规定地点后可自动打开送餐门或开水门,并返回初始位置。系统可通过身份证识别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进行云端的车票检验,完成高效、无接触的检票服务。该系统主要优势体现于采用身份证识别检票,减少车票打印流程,减少纸张使用;配备智能送餐送水系统,实现送餐送水自动化控制。本发明可以准确、安全、高效的完成服务,实时性高且应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乘务服务智能机器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火车上的乘务服务内容都太过于传统,如人工检票,餐车供餐,接开水等。人工检票需要的人力工作量大,消耗时间长,还容易出现逃票漏票现象;餐车供餐的供餐量少,且由于火车过道狭窄,容易造成人员拥挤,大部分乘客都更倾向于使用点餐app进行提前点餐送餐,导致难以管理;接开水的服务需要乘客自行前往车厢底部自行接水,容易造成人员拥挤。且人工服务的服务内容单一。
采用传统的人工送餐模式,不仅会造成列车拥挤,难以管理,还会导致站内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和某些操作复杂等问题。而如今智能化的推行不仅能解决人力投入量大的问题,还能减少乘客与乘务员的工作量,提升乘务服务的效率和降低可能存在的拥挤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乘务服务智能机器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乘务服务智能机器车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机器车,设置在智能机器车内的控制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压力检测模块、磁传感器模块、超声波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云端;其中:
智能机器车,其车身上设置有开水出水系统和送餐系统;
身份证识别模块,用于检测身份证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身份证信息发送到云端进行身份核实;
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开水出水系统的水压,通过控制模块接收压力检测模块和云端的数据,并对存储在控制模块中的压力参数值进行调用和比较,进而对开水出水系统进行控制;
磁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电磁信号进行路线寻迹,通过控制模块接收云端发送的位置信息,并读取磁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电磁信号后进行寻迹前往服务位置;
超声波模块,用于在智能机器车进行路线寻迹时实时进行障碍物检测,当检测到障碍物信息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智能机器车停止;
控制模块,还用于对开水出水系统和送餐系统的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在抵达服务位置后,实现送餐门和开水门的开启和关闭操作,并进行语音识别的人机交互。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所述控制模块采用STM32F407ZGT6核心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所述控制模块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对接收信息和寻迹路线行进规划的调控过程中,首先初始化控制模块内部所存储的地点位置变量的设定值,这些设定值被保存在其内部的一块特定的RAM区域中,其后从云端收到地点数据并进行数据解码,解码后从RAM中调取初始位置变量的设定值与当前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偏差值,利用该偏差值计算出系统执行器的所需的前进距离,最后根据距离寻迹前往相应地点。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所述云端的服务器在列车出站后,将下车人数和上车人数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并向控制模块发送需要检票的位置信息,智能车根据位置信息前往指定位置进行身份证检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0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