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3800.0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刚;于世华;高艳;陈杰;举煜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红娟 |
地址: | 132022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酸 印迹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印迹磁珠以核苷酸作为模板分子,以含有双键的小分子作为功能单体和偶联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进行制备,且所述核酸印迹磁珠为一种对核酸具有特异性吸附的靶向磁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S1:双键改性;
步骤S2:分子印迹聚合,在双键改性的磁性微球表面,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模板分子,加入交联剂、引发剂,使模板分子在形状、尺寸、及化学基团互补的印迹孔穴中,得到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步骤S3:模板分子洗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双键改性,以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油酸对四氧化三铁表面进行改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模板分子洗脱,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模板分子,使识别位点保留在高度交联的聚合物网络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双键改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向80-120mL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0.1g四氧化三铁、1.5-2.5mL的NH3·H2O和1mL的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油酸,超声混匀后,加热回流,待其反应完全后,用乙醇进行洗涤,定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分子印迹聚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0mL双键改性的四氧化三铁、0.01~0.1g脱氧核苷三磷酸中的一种作为模板分子,90mL甲苯、50~200μL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功能单体,超声震荡,避光,形成模板-单体预聚物;
然后依次再加入10-50μL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脂作为偶联剂、0.05~0.2g 2,2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室温下超声震荡,在一定温度的水浴中机械搅拌反应后,磁分离,用乙醇、水交替清洗没有反应的单体和模板分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模板分子洗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索氏提取法除去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聚合物中的脱氧核苷三磷酸模板,获得核酸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模板分子洗脱时使用甲醇:醋酸=9:1的混合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酸印迹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模板分子洗脱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萃取液中260nm处吸光情况检测核苷酸是否去除完全,乙醇,水交替清洗三次,定容,获得核酸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10.一种核酸印迹磁珠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科研、临床、法医、食品安全领域,用于扩增、测序、杂交前的各种核酸提取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化工学院,未经吉林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38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力计量箱的固定底座
- 下一篇:DICOM文件的勾画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