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车辆DPF再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2148.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守辉;苏常军;李涛;刘宗剑;夏天星;郝斌;王建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20/15 | 分类号: | B60W20/15;F01N3/023;F02D4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5006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混合 动力 车辆 dpf 再生 装置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车辆DPF再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混合动力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当整车控制器接收到发动机发送的行车再生请求时,整车控制器控制整车进入混合动力强制发电模式,在满足再生的同时,将再生消耗能量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提升燃油经济性,当整车控制器接收到发动机发送的驻车再生请求时,整车控制器在满足发动机的整车驻车再生条件,控制DPF再生装置进入驻车再生状态。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新能源混合动力燃油车辆因其频繁启停的特性,在DPF再生装置需要进入行车再生和驻车再生状态时,由发动机和整车控制器共同控制DPF再生装置,能够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同时达到整车经济性最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车辆DPF再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混合动力车辆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改善空气质量,国家先后制定了不同阶段的汽车发动机所排放的气态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为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目前的技术路线主要为EGR(非必须)SCR+DOC+DPF+ASC(氨逃逸催化器,非必须),其中SCR+DOC+DPF为必需技术。而目前对于DPF再生装置的控制主要单独由发动机来完成,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611184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该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驻车再生控制方法、系统、柴油车及存储介质,在判断车辆需要驻车再生时,从发动机电控单元和车辆电控单元中获取车辆状态参数和发动机运行状态参数,并判断所述车辆状态参数和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是,则启动驻车再生模式;获取后处理系统中柴油催化氧化器和柴油颗粒过滤器各自的状态参数,并判断柴油催化氧化器与柴油颗粒过滤器各自的状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是,则继续执行再生。上述过程虽然能够控制DPF再生装置使车辆满足国家排放标准,仅对传统车驻车再生进行控制,发动机转速较高,产生的能量直接通过散发热量排出,无法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同时达到整车经济性最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车辆DPF再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目前DPF再生装置控制过程仅依靠发动机导致整车经济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车辆DPF再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DPF再生装置需要进入驻车再生状态时,由发动机向整车控制器发送驻车再生状态请求指令;
2)整车控制器在收到驻车再生状态请求指令后,根据手刹信号、档位信号和SOC大小判断是否满足整车驻车再生条件,若满足,则获取发动机转速信号;
3)若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转速时,整车控制器控制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输出均为0,并由发动机对DPF再生装置的驻车再生状态进行控制;若发动机转速不大于设定转速时,整车控制器线控制发动机到怠速,再控制发动机扭矩和转速输出均为0,并由发动机对DPF再生装置的驻车再生状态进行控制。
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混合动力燃油车辆因其频繁启停的特性,在DPF再生装置需要进入驻车再生状态时,由发动机和整车控制器共同控制DPF再生装置,当整车控制器根据手刹信号、档位信号和SOC大小判断满足整车驻车再生条件,控制发动机扭矩和转速输出均为0,并在满足发动机的整车驻车再生条件,控制DPF再生装置进入驻车再生状态。本发明通过上述由整车控制器和发动机的联合控制过程,能够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同时达到整车经济性最优。
进一步地,为保证车辆驻车后的快速启动,所述步骤3)中整车控制器控制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输出均为0的同时控制发动机不断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若发动机判断出当前车辆满足相关再生条件,则控制DPF再生装置进入驻车再生状态,并通过仪表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为实现对整车驻车再生的精确控制,所述整车驻车再生条件包括:车速为0、手刹信号有效、档位信号为空档以及SOC在设定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