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耳红豆薏米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8496.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1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国;徐大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优嘿嘿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8;A23L33/125;A23L33/24;A23L11/00;A23L7/10;A23L31/00;A23L19/10;A23L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陈明辉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耳 红豆 薏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银耳红豆薏米粉及其制备方法,银耳红豆薏米粉,按各原料占银耳红豆薏米粉的质量百分比为:红豆粉10%~15%,薏米粉30%~35%,银耳10%~15%,茯苓粉4%~8%,芡实粉6%~8%,山药5%~7%,魔芋3%~5%,豆粉4.5%~6.9%,胶原蛋白肽0.03%~0.04%,结晶果糖0.01%~0.015%,微晶纤维素0.01%~0.015%,赤藓糖醇0.015%~0.02%,木糖醇0.01%~0.02%。该银耳红豆薏米粉及其制备方法,大大提高了保健型食品的营养成分,其原料完全采用全天然原料,无毒无害,同时成品产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味甘以及甜度适中,确保多种人群均可食用,并且整个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通过两两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提高了各原料混合的效果,进而保证了加工出来的银耳红豆薏米粉的质量最高,以及将银耳红豆薏米粉进行小包分装,方便使用者的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银耳红豆薏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人的生活作息越来越没有规律,给人体的肝脏、脾胃等都带来的很大的负担,进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很多保健型食品随之出现,其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人们身体调节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然而,市场上现有的保健型食品的多为营养液或者保健胶囊之类的东西,不仅人体的吸收效率极低,而且营养成分不高,效果不明显,同时对制备过程中的环境以及要求不高,进而导致产品的质量过低,以及产品的味道难闻,导致很多人食用不上,影响产品的销售,且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各原料基本是同时加入进行搅拌混合,混合效果差,进而产生的次品较多,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银耳红豆薏米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现有的保健型食品的多为营养液或者保健胶囊之类的东西,不仅人体的吸收效率极低,而且营养成分不高,效果不明显,同时对制备过程中的环境以及要求不高,进而导致产品的质量过低,以及产品的味道难闻,导致很多人食用不上,影响产品的销售,且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各原料基本是同时加入进行搅拌混合,混合效果差,进而产生的次品较多,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银耳红豆薏米粉,按各原料占银耳红豆薏米粉的质量百分比为:红豆粉10%~15%,薏米粉30%~35%,银耳10%~15%,茯苓粉4%~8%,芡实粉6%~8%,山药5%~7%,魔芋3%~5%,豆粉4.5%~6.9%,胶原蛋白肽0.03%~0.04%,结晶果糖0.01%~0.015%,微晶纤维素0.01%~0.015%,赤藓糖醇0.015%~0.02%,木糖醇0.01%~0.02%。
优选的,银耳红豆薏米粉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干山药用粉碎研磨装置进行粉碎研磨,将研磨后的山药进行筛分,得到制备原料山药粉;
步骤二:将干魔芋用粉碎研磨装置进行粉碎研磨,将研磨后的魔芋进行筛分,得到制备原料魔芋粉;
步骤三:将红豆粉、薏米粉、茯苓粉、芡实粉、豆粉、胶原蛋白肽、结晶果糖、微晶纤维素、赤藓糖醇与木糖醇分别通过筛分装置筛分备用;
步骤四:按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称取红豆粉10%~15%、薏米粉30%~35%、银耳10%~15%、茯苓粉4%~8%、芡实粉6%~8%、山药5%~7%、魔芋3%~5%、豆粉4.5%~6.9%、胶原蛋白肽0.03%~0.04%、结晶果糖0.01%~0.015%、微晶纤维素0.01%~0.015%、赤藓糖醇0.015%~0.02%与木糖醇0.01%~0.02%,将称取后的红豆粉、薏米粉、银耳、茯苓粉、芡实粉、山药、魔芋、豆粉、胶原蛋白肽、结晶果糖、微晶纤维素、赤藓糖醇与木糖醇分别放入消毒装置中进行杀菌消毒,将消毒后的原料用转运装置分别转运到无菌加工室内进行后续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优嘿嘿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优嘿嘿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更新npm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GIS测试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