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配置实现生产运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9250.4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5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成;王挺;曾鹏;于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6F16/901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配置 实现 生产 运行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通过配置实现生产运行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中心,用于将待接入设备的接入数据构建设备变量关系图并根据设备变量关系图中的设备结点、变量结点以及计算结点管理模块构建的计算结点构建生产运行控制逻辑并根据生产运行控制逻辑生成生产运行控制逻辑运行实例;
运行时,用于识别生产运行控制逻辑运行实例;
所述构建中心包括:
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初始设备的接入数据进行适配器驱动转换,转换为设备表和变量表;
图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融合模块所生成的设备表和变量表构建设备与设备的变量的关系,即构建设备变量关系图;
计算结点管理模块,用于构建计算结点;
运行实例管理模块,用于将图管理模块构建的设备变量关系图中的设备结点、变量结点以及计算结点管理模块构建的计算结点构建生产运行控制逻辑;
所述计算结点是设备变量关系图中的一种类型结点,用于将不同设备的设备变量相关联;
计算结点与一个或多个设备的设备变量构成输入关系;计算结点与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后的设备变量构成输出关系;计算公式为计算结点的属性,储存在图数据库中,一个计算公式有多个输入变量,只有一个输出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配置实现生产运行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即关系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即文档类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即表格类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配置实现生产运行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时包括:
执行监听模块,用于全局监听系统内的生产运行控制逻辑运行实例的运行状态,针对生产运行控制逻辑中的计算结点,调用计算解析模块;
计算解析模块,用于解析计算结点中的计算公式并将解析后的计算公式输出发送给输出控制模块;
输入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生产运行控制逻辑运行实例中的计算结点输入变量的值并反馈给计算解析模块;
输出控制模块,用于将计算结点的计算公式计算后的设备变量值写入输出变量中。
4.一种通过配置实现生产运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初始设备的设备变量关系图;
2)根据设备变量关系图构建计算结点,关联不同的设备变量;
3)将计算结点进行组合,构建生产运行控制逻辑生成生产运行控制逻辑运行实例;
4)启动运行时;
5)运行生产运行控制逻辑运行实例;
构建中心包括:
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初始设备的接入数据进行适配器驱动转换,转换为设备表和变量表;
图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融合模块所生成的设备表和变量表构建设备与设备的变量的关系,即构建设备变量关系图;
计算结点管理模块,用于构建计算结点;
运行实例管理模块,用于将图管理模块构建的设备变量关系图中的设备结点、变量结点以及计算结点管理模块构建的计算结点构建生产运行控制逻辑;
所述计算结点是设备变量关系图中的一种类型结点,用于将不同设备的设备变量相关联;
计算结点与一个或多个设备的设备变量构成输入关系;计算结点与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后的设备变量构成输出关系;计算公式为计算结点的属性,储存在图数据库中,一个计算公式有多个输入变量,只有一个输出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配置实现生产运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1.1)建立数据融合模块通过适配器转换后生成的设备表、变量表的关系数据库储存设备变量信息;
1.2)通过适配器进行接入数据抽取;
1.3)建立图数据库;
1.4)根据图数据库构建设备变量关系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配置实现生产运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
2.1)新建计算结点,构建输入关系;
2.2)构建输出关系;
2.3)编辑计算结点属性并根据结点属性关联不同的设备变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配置实现生产运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
3.1)将计算结点、设备结点和变量结点的集合构成一个逻辑闭环,从而构建了生产运行控制逻辑;
3.2)根据生产运行控制逻辑生成生产运行控制逻辑运行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2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式天线
- 下一篇:一种不等壁厚钢管整形工艺